张元吉!
“百里大人,莫要激动,太上皇若当真有错,改就是了,我等臣子也是为了大夏江山的社稷考虑,总不能一味的阿谀奉承不是?”
“毕竟,太上皇的性子你也清楚,若什么事都顺着他,那恐怕我们大夏也将战乱不断,这终归是苦了百姓。”
张元吉的开口,暴露出了凉宫派系的一个软肋。
眼下,在凉宫派系当中,下面有各部府衙的中坚力量,在中层也有百里奕、赵睿等实权人物,但在最上面,却只有霍龙一人,而且他是武将。
以百里奕的治栗内使府为首的这股力量,根本无法与吕儒晦一党所抗衡。
说的直白一些,他们根本就不在一个重量级。
眼下,吕儒晦还没出手,只是一个张元吉,在身份上就已稳压百里奕,毕竟人家如今可是御史大夫,三公之一。
虽然霍龙与之平级,在威望上还尤有胜之,但如果霍龙现在就站了出来,那之后的吕儒晦谁还能对付?根本就没人。
之前楚逸在长安,以他太上皇的身份,可以无视掉朝廷上的这种潜规则,直接用皇权来压人,可随着楚逸的离去,这种以职权而论身份的朝堂,凉宫的薄弱根基就立刻显露了出来。
说到底,还是凉宫的根基太浅,底蕴不足。
而霍龙也在第一时间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在他无奈之下准备站出来的时候,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
如今朝会正在召开当中,未得到允许,任何人都不可能走入防备森严的金銮殿内,不过总归是有一些人可以例外。
而此刻,这个人正是可以让禁军放行的人之一,在是圣贤,淳于越。
淳于越虽然也是楚逸召入朝中的,不过所有人都知道,他只醉心于咸阳书院,对朝政什么的根本就不关心,只不过挂了一个虚名。
有些时候会出现在朝廷上,那也是在楚逸的强硬要求下。
而此刻,吕儒晦没叫他,大家也都默认他不可能会来,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他最终还是来了。
看着步履蹒跚的淳于越,吕儒晦的眉头微微皱起,在这一刻的心中升起了一股不祥感。
淳于越虽然看似不插手朝政,但其实在立场上,他依旧是站在凉宫这一边。
之前的几次表态,淳于越都帮了楚逸的大忙,也给吕儒晦增添了不小的麻烦。
而此刻他出现,必然不会是简单的走个过场。
朝廷上虽然讲究资历身份,但更注重名望。
淳于越的背后,那代表着大夏万千学子,这股力量是连吕儒晦都无法与之抗衡,也不敢得罪的。
而这,正是让他拿淳于越毫无办法的主要原因所在。
就在吕儒晦还在暗自思索,要如何对付淳于越的时候,淳于越便已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