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走上街头,梁万羽的肩膀打开了,背也挺直了。跟618的室友坐在一起时,梁万羽也底气十足。这种自信的建立,梁万羽花了整整11年。
在火车上翻看着香港回归的专题报道,梁万羽内心一片激昂。
为了打发时间,四人在卧铺车厢玩起两副牌升级的游戏。每次做闲家反主成功,梁万羽就铆着劲往底牌扣分,豪赌扣底。输了就缴械投降,赢一把就直冲云霄,鸡犬升天。
在香港,梁万羽和马文化、严浩、宋旭东四人去到中环威灵顿街,加入拥挤的食客队伍品尝香港的早茶。他们追着小马哥的足迹,跑到铜锣湾的新宁大厦、新界和合石坟场,寻找现场和《英雄本色》镜头中的不同。他们登上太平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湾。
一百年了,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回到酒店,就着维多利亚港湾绝美夜景,四人喝着小酒,吃着炒蟹,慨叹人生。马文化几次感叹,老爷子要是再坚持几个月就好了,就可以在7月1日来香港看看。马文化说,香港将是上海追逐的目标,从经济、文化、娱乐方方面面,包括金融。众人揶揄马文化的政治高度。“你们别笑,上海有根基。也许我们都能看到这一天。”
严浩更关心眼前的事情。摆脱327的噩梦,回上海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富丽公寓重新买一套三室两厅。这是一个男人的承诺。要是退回去几年,严浩肯定又是一番高谈阔论。生活对人的改变,总是了无痕迹。
不过如果一定要说这么具体的话,马文化现在最希望有个机会能挪挪身子。生活早已经吞噬了他对学术的念想。他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去政府部门。别看研究所那些人一个个开口闭口阳春白雪,不过是曲径通幽而已,最终惦记的都是多挣几个铜板。
梁万羽野心勃勃。他说如果再赚到一波,他要考虑在维多利亚港湾弄一套房,再买艘游艇玩玩。他也考虑在上海再买几套房。坊间传言,上海在考虑买房退税。这势必带动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上海人住得太挤了,房产需求很大。这个市场一定会火。梁万羽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找到在资本市场立足的密码。钱总会来,而且他现在看很多问题,似乎都比以前更清晰了。
只有宋旭东闷闷不乐。最近几个月,华变电能的股票一直下跌,尤其是他们这一波套现离场之后。在香港这几天,华变电能股价已经快腰斩了。
宋旭东真诚地感谢马文化、梁万羽、严浩。没有马文化捅破窗户纸,没有梁万羽的市场敏感度,没有严浩的全心助阵,华变电能在资本市场不太可能引起关注。
然而当华变电能的股票被如愿推上去,西藏太阳能的故事成功引起媒体讨论后,对于梁万羽和严浩来说,漂亮的一战就该鸣金收兵了。可是宋旭东不一样。这就像宋旭东家的菜地。大家一哄而上,菜长起来,嘻嘻哈哈收割一番,散了。虽然自己也是分享收成的人,但宋旭东内心五味杂陈。华变电能对他来说实在意味着太多。华变电能从股份制改造到成功上市,前前后后耗时六年。在任何阶段持有公司的股票,在宋旭东看来,这都代表投资者对公司品牌和公司管理层的高度信任。有的信任是长期的,有的是短暂的。不管怎么说,信任感都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