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她不答应,赵晴岚鼓励道:“这事没第四个人知道,算上你哥哥,没第五个人知道。”
“你哥哥年纪也不小了,他对你那样好,你忍心瞧着他没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
芷蘩脸有些红。
“好孩子,你不懂,只要记着在你哥哥面前多说说我的好话。”
她又从头上拔了一根金簪子下来,递到她手里,“以后好处多的是。”
“以后我要是做了你嫂嫂——”
赵晴岚尾音拉长,循循善诱:“想要宅子铺子还是车马都不是问题。”
知道赵晴岚家底厚,郡主俸禄也比县主高,但是没想到她出手这么阔绰。
还有宅子铺子和车马——
爹娘还在,底气就是足啊。
就是有一点她真的很讨厌,赵晴岚才大了她一岁多,在她面前说话总喜欢倚老卖老。
什么好孩子——
她早就不是什么“孩子”了。
她也不是什么好姑娘,她早就跟同住一个屋檐下的继兄有了苟且。
送情信这样离经叛道的事情,她才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四年前就做过了。
她醉醺醺点头。
赵晴岚送她回了家,亲眼看着她的侍女过来搀扶她回去,赵晴岚抽着帕子挥手,没忘记在她进去时低声嘱咐她一定要亲自送去的事情。
芷蘩端着匣子转身,头重脚轻地往里走,经过花厅时停了停,拐了进去。
宣沉渊在花厅见客,有黄门侍郎宋敛和他妹妹宋蕤娘,还有吏部司员外郎裴子都,还有几个她没仔细看。
她心里想着回去睡觉,端着匣子走进去扔给了站在外头的扶风。
扶风低头看着手里的礼物,又转头往里看。
花厅槅扇打开,宣沉渊也看了过来。
她送完了东西就转身走了,手里揣着两根金簪子,收获不小。
宣沉渊走出来,打开匣子,看着里头的璎珞,脸上笑意盈盈。
“还没到端午,就做好璎珞送来了。”
裴子都挑眉:“我怎么就没这样贴心的妹妹。”
宣沉渊笑吟吟地捻起璎珞下头压着的花笺,刚看了两眼,脸上的笑意慢慢凝固在嘴角。
裴子都偏头来看,被他若无其事地挡开,他面无表情地将花笺扔回了匣子里。
芷蘩走了老远,不经意转头,正好看到男人也转过脸,面无表情地看了她一眼,也不知道盯着她看了多久。
回去时,流云看到她手里两个簪子,问道:“娘子新买的?”
看起来不像是新买的,新买的不会没有匣子装着,光溜溜的两只簪子就这么握在手里,倒像是临时从别人头上拔下来的。
“别人送的。”她含糊道,把簪子扔到妆奁里。
想起赵晴岚的话,宅子铺子车马都不是问题。
怎么就那么有钱呢?
她百思不得其解。
若论食邑,郡主实封三百户,县主实封一百五十户,每季朝廷拨给郡主银钱一百贯,县主七十贯,赵晴岚收入也没高出她多少呀,怎么两人花销差距这么大呢?
朝廷给的钱和食邑只能保证她吃饱穿暖,若是单独开府别住,尤其是在长安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不靠着霸占百姓良田,想要维持在侯府里的生活水平,还真有些捉襟见肘,要不然,她早就置办新宅子了。
看来赵晴岚没少仗着自己家世肆意揽财。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接着人家手指头缝里露出来的一点她都开心得不得了。
看来还是得想办法做生意弄点钱,节流不成,只能开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