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油腻(1 / 2)

建浩收到了文在植邮寄的一本书。

“哦,王继恩教授的大作终于问世了。这本书真够厚重的。”建浩翻开了书,封底内侧印有王继恩教授的简介。王教授不仅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执教,目前还是中国浙江大学的教授。书中还附有译者的介绍,他曾在韩国外国语大学担任讲师。

建浩翻到了版权页,上面列出了出版公司为Gh media,出版人是Jeong-Sook Shin,主编为Jae-Sik moon,设计团队负责人是Jeong-Sook oh。书价标为15,000韩元,可能因为这本书内容厚实,所以定价相对较高。

“我看看有没有书评。”建浩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朝鲜日报》、《中央日报》和《东亚日报》都对这本书进行了特别报道,甚至一家地方小报也提及了此书。可能由于作者是在耶鲁大学任教的中国大学教授,加之书名所揭示的内容与中国21世纪的经济前景密切相关,也引起了韩国民众的关注。

“希望这本书能大卖。”建浩边说边翻阅起书来。书中图表丰富,显然不是一本轻松的小说类读物。

建浩转头向总务经理询问:“我们公司有多少员工?部门主管上面是谁负责?”

“总共有62人,先生。”总务经理回答道。

“那好,请在网上为每人订购一本这本书,共62本,分发给大家。”

“这是探讨21世纪中国经济趋势的书。”

“通知大家阅读后写一份读书报告,最佳报告者将有奖励。”

“明白了,先生。”总务经理记下书名和出版社,“Gh传媒?是我们旗下的公司吗?”他看起来有些兴奋。

建浩因公前往中国。他随身携带了王教授撰写的书籍,并且是韩文版的几个副本。通常,书籍出版后,出版商会通过邮件寄送给作者,但建浩想亲自把书交给王教授。

抵达中国后,建浩没有去敏赫所在的苏州市,而是直接前往王继恩教授所在的杭州。他原本想打电话请王教授来酒店见面,但最终还是决定去浙江大学王教授的研究室拜访。

“王教授,是我,建浩。我刚到中国,正在前往您研究室的路上。”

“哦?你要来我这里吗?我正独自在研究室写论文,会在这里等你。”王教授的声音听起来很高兴。

建浩和王教授见面时热情地拥抱了彼此。“好久不见啊。”

“你猜怎么着?我给您带来了您的新书,这是刚在韩国出版的韩文版。出版社很快会给您寄来,但我想亲自送给您。我带了两本过来。”

“其实你可以邮寄的,带着怪沉的。”王教授笑着说,看起来很高兴,“韩语真是优美啊,它是表音文字,我很羡慕。”

“汉语则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建浩回应道。

“汉字在网络上使用不太方便,用中文写外文也困难。比如我们想写外国名字,像奥巴马或特朗普,就必须用汉字来转写,这挺棘手的。”

“韩语有24个字母。”

“确实令人羡慕,学起来也简单。你知道吗?有三件事是中国人一辈子都无法完全体验的。”

“哪三件?”建浩好奇地问。

“首先,中国幅员辽阔,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无法走遍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