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接订单 借鸡下蛋换米机(2 / 2)

🎁美女直播

金玉珍尴尬一笑道:“

不瞒你说,我们正想换个日产十吨带去石机那种米机呢,就是手头不宽裕。我在想啊,要不要借鸡下蛋,将就你这十吨米钱买米机,所以嘛!给你发这十吨大米要延期一段时间。”

见李彦华迟疑了一下,赶紧又道:“不过你放心,最迟…嗯,二十天,二十天准能加工出来。”

李彦华那根绷紧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二十天倒无所谓,米机安装、稻谷收购都是要时间的。

“行,二十天就二十天,只要这次的米没有沙石,好卖就行。”

“那肯定没有沙石,还是要相信科学嘛!”金玉珍信誓旦旦,给了李彦华不少信心,李彦华毫不犹豫将怀里的包包递给金玉珍:“十吨米钱,你数一数。”

俗话说,当面点钱不为过,金玉珍顺手接过包包,拉开包包一看,眼睛都直了。

十元的大团结好几捆,拿出来仔细数了数,刚好十吨米的款。

当天下午,李彦华就回去了。十吨米钱拿到手,金玉珍就跟程东泉商量买米机租场地的事。

俩人商量了很久没有想到合适地方,上元乡这个地方,既要方便收稻谷,又要方便汽车装车,只能租大路边房子。

金玉珍找到老支书,老支书一听李彦华又定了十吨大米,比金玉珍还兴奋,看来自己又能出去收稻谷挣钱了。

老支书当晚领着金玉珍顺着马路边的几家房子挨着问,终于谈下了一家新修的房子,金玉珍毫不犹

豫交了钱。

场地有了,第二天金玉珍就去了武汉,这一次金玉珍带上了弟弟金来成。金来成跟金玉珍去了一次渭南和西安,可谓大开眼界,太知道什么样的米机加工出来的大米更适合市场需求。

发达城市就是不一样,随着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效率提高了一大截,金玉珍当天交款,三天不到,日产十吨的打米机就送到了。

安装米机,程东泉琢磨半天也不知道咋办。老支书出主意道:“东泉,你去铁业社找个能看懂图纸的,专业人干专业事,不行就给人家出几个钱,让人家帮安装下算了。”

程东泉觉得挺有道理,刚要出门去找人,王海贵就来了,围着拆了包装的米机看了一圈,又拿过程东泉手上的图纸比画了一阵道:“不用找人了,我来跟你安装。”

“你来?”程东泉撇着嘴不相信,王海贵指着图纸道:“你不信我?你来看,这里要挖个预埋坑,放提升机,这里是主机,可以放房后面,前面漏斗倒稻谷,后面出米。”

王海贵又指着房子,大致计划了布局,程东泉简直刮目相看,王海贵修修补补这些年,还练成人精了呢。

金玉珍好奇道:“海贵,你咋懂这么多?”

王海贵笑了笑:“没办法,这都是逼出来的,以前给砖厂焊机器,得把人家那个设备弄明白,你们这台米机原理跟砖机生产线有点相似。”

好吧,就听王海贵的了。

程东泉叫了两个小工给搭手挖预埋坑,坑挖好又请了个瓦工砌砖抹灰。

五天后,打米机放到位,老支书、金忠德都来看热闹,金来成是跟着从头干到尾的,对米机结构,加工原理摸得非常透彻,指着米机部件挨个给老支书和金忠德讲解。

王海贵穿着罩衣,脸上、鼻尖上都是黑乎乎的机油,见到金忠德,扯起袖子擦了把脸,呲嘴一笑:“叔,好了,可以试机了。”

“海贵,红萝卜沾辣子一一看不出来呀!你还有这一手。”金忠德从没正眼瞧过王海贵,今天破天荒夸了他几句,王海贵眉开眼笑,谦虚道:“哪里呀!边干边学的。”

老支书开玩笑道:“海贵,你干电焊是埋没你了,你可以再增加个项目了。”

“增加啥项目?”王海贵明知老支书开玩笑,故意问起来。

“再加个安装设备项目,现在农村各干各的,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后买机器干个体的越来越多,你这手艺给他们安设备没问题。”

“我哪行呀!”

王海贵客套完,从身上摸出烟,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支,往自己嘴里叼了一支,伴随火柴“呲”一声响,门外蒲媚儿就喊叫开了:“哎呀!黑女,不简单呀!这么大的打米机,这一天要打多少米出来?”

王海贵瞬间锁紧眉头,怎么哪都有她蒲媚儿呀!他朝门外看了一眼,金玉珍正迎上去要和蒲媚儿说话。

王海贵麻

利地脱下罩衣,朝老支书和金忠德抱歉地笑了笑便往门外走。

他这个媳妇他太清楚了,无论在哪,前半场说话做事都对,后半场绝对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