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道,“景泰蓝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瓷器器物。
其制造工艺复杂,需要经过设计、雕塑、翻模、灌铜汁、修蜡、粘浆、浇铸、修饰打磨、掐丝、点蓝、烧丝、烧蓝、磨蓝、錾刻、鎏金等几十道工序。
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即使是当年的皇帝也不会浪费人力物力大量生产,所以说真正的景泰蓝极少。
后世由于各朝各代都喜爱它的精美,所以在不断仿制,其制作工艺和釉料配方也进行了很多更新换代,变得越来越精致。
但是在最初的时候,往铜胎上沾铜丝的工艺是用的焊接,一般是锡焊或者银焊。
大家应该知道那个年代没有电烙铁,更没有电焊等等先进工艺。
所以焊接的时候工匠是一手拿着烧红的烙铁,一手拿着锡条,硬将融化的锡点在铜丝和铜胎的链接点上。
这样一来必然造成流锡,或者是流银,这些锡和银站在铜胎之上很难去掉。
当时为了美观就用锉刀去锉,但是再精细也会留下很多痕迹。
到了后世,由于工艺改进,将焊接换成了用白芨汁制成的胶水粘接,就不会留下这种焊接痕迹。
所以说你看景泰蓝的表面,越是干净整洁,越是精美的,越是后世制造的。
当这只是其中之一,还有用料的不同,錾刻、锻造、烧制,等等工艺的不同,也会留下不同的特征。
这些就太细致了,我如果讲完,咱们得吃明天早餐了。
反正你们记住一点就行,如果是明代的工艺,必然有焊接痕迹,把握住了这一点然后再说其它。
怎么样大家觉得还不够详细么?”
听闻此话,几个外行才明白,原来鉴定一件古董不仅仅是看外面的老旧程度,里面的学问简直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