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在米兰查一个女人,Giada Dong,今年三十五岁,华裔,我想知道她的住址和她孩子的健康情况。”
电话那头的贝鲁奇娇笑道:“啊哈,是你的孩子?”
“不是,里面有更复杂的故事,下次见面我可以慢慢向你解释。”
当年,南易和贝鲁奇在戛纳偶遇,之后双方一直保持着联系,合作了一部电影,南易还通过枪手公司给贝鲁奇创造了融入好莱坞的机会,两人的交情还行。
之所以把事情拜托给贝鲁奇,是因为她父亲和黑手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外,她还有一个黑手党高层的教父,地位堪比《教父》里扁嘴、喜欢撸猫的维托·柯里昂。
“OK,有了消息通知你。”
“谢谢。”
董玉的出现,令南易的心情稍稍变差,耽误了他半个小时之外,未荡起其他涟漪,上午依然还是去绿核发展坐班,三个小时的时间在翻阅各种文件和查看ERP当中度过。
中午依然在昨天的老时间溜号。
1995年,是全国地产行业收紧的年份,5月的时候,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通知》,别墅等高档住宅及度假村“原则上”不再批准立项,以后建设也要严格审批。
冬江水冷的京城,既下了禁墅令,也没有多少小面积地皮往外放,往外放的都是占地面积比较大、面向港商的改造工程,要的就是招商引资,而不是给内地地产商提供资产增值的机会。
香塂地产商在内地开发地产项目,相对内地的地产商,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无杠杆”,或者说通常情况下不会在内地银行贷款,即资金是从大陆之外带进来。
基于此大背景,事情就巧了,王烁迭当初和南易说的新项目恰好也是翠峰地块。
中午,南易和王烁迭一起吃饭。
千年不变的寒暄过后,南易拿出一张宣武的地图铺在桌面上,手指点着小外廊营的区域,“王老板,你看啊,南边这里有一家静电设备厂,76年开的,记得那会我去这厂里讨过大线轴子,拿回家找点东西把中间的大孔一堵就能当板凳使。
北边有一个制本厂,生产塑料皮的工作手册,有个同学就住在边上的胡同里,经常去厂里拿点,他曾经也送过我一本。
现在这两个厂都不景气,破产倒闭或往郊区搬就是这两年的事,还有……”
南易围绕两个厂的范围,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这一片有一半大杂院是危房,未来几年肯定要被划入旧城改造的规划里。”
接着,南易又在大圈里画了几个小三角,“散落在这几个点居住的有姓吴、英、那、陈,据我所知,多数是当年善扑营、三等侍卫、蓝翎侍卫的后人,王老板,其他的不用我多说吧?”
王烁迭一点就透,对他而言,南易点出来的区域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蒙尘珍珠,盯着地图研究了一会,他就乐呵呵地说道:“南先生,这个项目我们一起做?”
“不,我们合作,你负责把它开发出来,财神公司负责卖出好价钱。”
这就是熟悉情况又熟读县志的好处,南易刚刚说的“项目”,是他来饭店的路上结合王烁迭的身份背景特点临时策划出来的。
这是一个不错的项目,但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只要在大杂院里住过,自然清楚那些动不动说“祖上”怎么怎么着的人有多难缠,王烁迭这个郡王后裔,兼一批满清权贵后裔的利益代言人,来执行这个项目正好手拿把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