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笑之余,蒋恒源也说起了正事。
在场的四人都是清云科技的股东。
作为利益共同体,自然免不了谈及清云科技如今的发展。
在上个星期,清云科技进行A轮融资过后,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般。
一个星期内,全国又多出了近十家的共享单车公司。
十二月也是共享单车领域厮杀得最为惨烈的一个月。
继IDG资本主动下场过后,各家资本也纷纷入局,誓要在单车领域抢出个赛道出来。
像是只比清云单车晚了一些的OFO小黄车、摩拜单车还有小鸣单车,都纷纷开启了融资行动。
尤其是OFO小黄车,在金沙江创投老总朱天宵投资清云单车失败之后,他怎么甘心舍弃掉共享单车这块肥肉。
既然行业老大不让他投,那他就投资一家能和清云单车相抗衡的单车公司出来。
这一个星期,OFO小黄车便先后经历了两轮融资。
融资速度之快,让得业内人士也有些瞠目结舌。
朱天宵利用自己的人脉,找了不少和自己关系不错的资本跟着入局。
两轮融资虽然加起来也不如清云单车的A轮,但也融到了两亿华夏币的资金。
刘志安已经着手准备在首都创立分公司的打算。
无论如何,首都这个重要的市场,是绝对不能拱手让人的。
而本就是资本孵化的摩拜单车还有小鸣单车,则更显土豪本色。
一个融资五千万美金,一个融资四千万美金,打出不逊色清云单车质量的旗号,在杭城和鹏城迅速扩张。
不仅抢占本地的市场,还扩张到其它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