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八道!”
于正岩气急,当即怒喝道:
“老夫之忠心日月可鉴!”
“从不曾悖逆陛下,悖逆大梁!”
“童尚书岂可肆意出言相辱?!”
为了自证清白。
他还转头朝李轩解释道:
“陛下。”
“老臣方才所言。”
“皆是为了大梁百姓着想。”
“实无资敌之意,还望陛下明鉴!”
他这话还真没说错。
在场诸人,都知道他的忠心。
要不是这点。
陛下早就以无上伟力唤人来替他了。
又岂会留在他这个位置上这么久?
蔡京看得好笑。
连忙站了出来。
佯作生气地斥了童贯一句。
然后又笑着转头对于正岩道:
“哈哈!”
“于尚书放心!”
“在场诸位没人会怀疑于尚书的忠诚。”
“方才童尚书所言,不过玩笑话而已。”
“他的本意是,此次事情,确实不可顺着北魏之意而行。”
“还是那句话,世事皆有万一。”
“这回我们优势甚大,不代表下一回同样如此。”
“若不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怕是老天爷都会看不过去。”
“可…”
于正岩还要再说。
蔡京直接摆手打断道:
“于尚书是在担心后勤的问题?”
“且放心吧!”
“自上次祥瑞降世以来。”
“我大梁风调雨顺,驻地皆安。”
“西南某地,更是发现了一种一年三熟的谷种,被推广到各地种植。”
“往东去,还有瀛郡一地持续产出。”
“如此各路输血,断不至于出现于尚书想象中的横征暴敛景象。”
“于尚书属实多虑了。”
于正岩将信将疑。
他转过头去。
看了眼户部尚书严嵩,想要得到确认。
见其点头。
他才微微有些相信。
想了想,又问道:“既如此,那我们直接拒绝北魏?”
蔡京正想点头。
边上贾似道却站了出来:
“倒也不必。”
这话十分令人意外。
大伙儿齐齐看向了他。
贾似道被看得也不慌。
拱手微拜,解释道:
“陛下。”
“据微臣遍览史书所见。”
“北魏行事向来狂悖。”
“若不是没了办法,绝不会出此下策,卑微地遣使求和。”
“可一旦这么做了,就代表他们如今确实迫切地想要休战。”
“如此情况下,无论我们提出什么条件,他们怕是都得好好考虑。”
“依微臣所见,陛下不妨派一使臣北上。”
“佯作谈和,索要赔款割地,牵扯北魏君臣精力。”
“如此一来,或可给他们些许和平假象,让其产生绥靖心理。”
“既可伤敌,又能肥己,岂不美哉?”
嚯!
李轩听得一乐。
这贾似道,脑子确实活络,竟然还想趁机搞点敲诈?
着实有些不当人啊。
不过…朕喜欢!
他刚要点头赞同。
边上严嵩就迟疑开口道:“这般行事,会不会太过无耻了?”
“传出去,怕是对我大梁不利啊…”
“呵!”
童贯笑了两声:“本官觉得倒是没什么。”
“两国交兵,岂能厌诈?”
“争霸天下之事,只讲究一个胜者为王。”
“只要我大梁成为最后的赢家,此等小节,皆不足为虑。”
“谬矣谬矣!”
蔡京摆手道:“陛下既有一统天下之志,自要有王者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