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蜜月(2 / 2)

🎁美女直播

“你知道大卫雕塑吗?”

“知道啊,跟蒙娜丽莎什么的搁一区这里呢。听说三区想要借展,很多人觉得肯定有借无还……怎么了?”

“很多人在第一眼见到大卫雕像的时候,会出现短暂的精神崩溃。但专业手册始终没有正式收录过这种病征,所以我……”

一提起心理学的事,白典就滔滔不绝,好在卫长庚及时打断了他。

“我懂了,你就是被钻石之心给美哭了。要不我还是把你送回基地去,毕竟这一路上好看好玩的还多着去呢,要是把陶首席给你加强的屏障给美坏了,那可就亏大了。”

白典赶紧拽住卫长庚的衣袖,说什么也不肯走回头路。两个人就这样拉锯了几分钟,直到确定白典的不适感彻底消失,卫长庚这才重新发动雪鹞,沿着冰川绝尘而去。

东极岛上有很多条冰川,而几乎每一条冰川都享受着湖泊的陪伴。

雪鹞一路行向东北,来到了冰川的最前端。这里是由巨大冰舌舔舐出的岩谷,低洼处蓄着满满一湖雪水,倒映出朦胧的天光。

湖边有一座小型安全屋,卫长庚停下来检查屋内的设备与补给,留下白典一个人在湖边。

那倒也不是孤单乏味的事——因为湖水上飘浮着无数从冰川末端分裂出的冰块。大

第019章 蜜月?()

的有如房屋,小的还比不过一双拳头,但是它们无一例外全都是晶莹剔透的,而且体量越是巨大,就越显露出令人心醉的宝石蓝色。

它们就像大大小小的蓝莲花盛开在湖面上,不难想象当夜色降临的时候,应该也会焕发出梦幻的钻石光芒。

等卫长庚忙完了工作,两个人沿湖岸向北前行。走出大约百十来步,只见湖水突破了一处隘口,分出一道溪流。

他们跟着溪水穿过峡谷,眼前豁然开朗——来自冰川的蓝冰顺着溪流冲向海洋的拥抱,又被潮汐敲碎成了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碎片,散落在漆黑如夜的沙滩上。

是的,大海与沙滩——白典第一次看见了东极岛的海岸线。

今天的确是个出行的好日子,就算站在礁石上也不会觉得海风有多喧嚣。大海甚至有点沉默,因为海岸线上的浪花全都凝冻住了,冰面下的潮水冲向沙滩,为浮冰制造出一波波柔软的起伏。

真正的热闹远在海天交接处——太阳还没升起,唯有淡淡的金光从地平线下方漫溢出来。天上飘着几朵中云,是山楂花的颜色。

海岸边立着几块又瘦又高的礁石,像几个孤独的巨人的背影。白典跟它们一起眺望远方,忽然觉得这里就是世界的尽头。

“你运气不错,我上次来的时候下暴雪,什么都看不到。”

卫长庚在一处自动气象站旁停下雪鹞,一起眺望远方。

“再过二十几天这里就该热闹了,大家都会跑过来看极夜结束后的第一缕阳光。”

白典想了想那样的场面:“一定很美。”

“都美得上了第三自然此生必去目的地前五名了。去年火棘还逮着过两个偷渡来看日出的。船翻在了礁石区,人差点冻成两条冰坨子。”

“从陆上来的?就为了看日出?”

白典换算了一下距离——反正他不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从日本划船去朝鲜半岛,只为看个日出。

“听说是私奔,自然人家族不满意晚辈和量产人在一起。小两口觉得东极岛是个躲风头的好地方,而且很多人相信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是有‘魔力’的,毕竟有了太阳,万物就有了生气,也是想讨个彩头吧。”

“那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按理说是要遣送回去的,但是绿医生向当时的塔主求了半天的情。而我乘机修好了船、偷偷把人给放走了。他们现在应该也还在某个角落里东躲西藏又无怨无悔地活着吧。”

白典受到了一丝触动,于是扭头看向卫长庚。他仿佛第一次意识到男人的侧脸是如此英俊。

“我也要来看日出。”他轻声道。

“当然,没有人比你更配得上它。“

卫长庚动作熟练地完成了气象站的检查,拍了拍白典的肩膀,示意他回到雪鹞上。

“现在走吧,再过几小时天就黑了,还有两个点没打卡呢。”

这之后,他们继续沿着海岸线行驶了二十公里,途中经过了岛上唯一的码头和三座野外安全屋。途中,卫长庚停下来维修了一座被雪压歪的瞭望塔,为冰川上新形成的冰裂隙定位并标记警告,还拆掉了几只偷猎用的陷阱——虽然卫长庚没有说,但白典猜测这一定是虎鲨那帮人搞出来的花样。

差不多两个小时之后,雪鹞灵巧地拐进了一座险峻的大峡谷。气温有了显著的回升,厚厚的冰雪逐渐被甩在了身后,大块大块的岩石、黑土和苔藓为前方的大地增添了更丰富的颜色。失去了雪氢动力的雪鹞放下了轮胎,重新“脚踏实地”。

一开始白典还以为是峡谷得天独厚的地形造成了温室效应,但他很快就“嗅见”了真正的原因。

那是一股十分熟悉的臭味,越往前就越是清楚刺鼻。白典正回忆着究竟在哪里闻见过,忽然发现前方盘桓着一片白茫茫的水雾,堵住了去路。

他还没来得及疑惑,雪鹞就一头冲进了白雾中。

视觉模糊只持续了短短几秒钟,白典很快重新看清了周遭的情况——仅容一车通行的山道两侧遍布着一孔一孔的温泉,绿松石色的泉眼咕嘟咕嘟冒着气泡。而股刺鼻的气味则来自于泉眼周围的一地“黄花”,那是硫磺的结晶。

“小心!别乱动!”

卫长庚反手将探头张望的白典揽回自己身后。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们右侧的泉眼鼓出了一个巨大的亮蓝色水泡,一道白色水汽从地下涌出,化作喷泉直冲天际。

几秒钟后,带着硫磺气味的冰晶扑簌簌从天而降。有几颗像是带着细小的倒刺,扎得他的脸颊又冷又痛又痒。

卫长庚这才不紧不慢地介绍,这条路叫做亡者小径,两侧密布着五十多个硫磺泉眼。如果岛上连续三天没有暴风雪,那么这条地势低洼的小路就会被毒气淹没。再加上混杂在普通泉眼里的间歇泉,就像潜伏的杀手,不放过任何一个误入此处的生物。

也正因此,这条路上残留着许多有关死亡的痛苦记忆,足够敏感的向导能感觉到,缺乏抵抗能力的甚至会因此精神失常。好在白典的精神领域经过了陶首席的加固,因此只能够感觉到轻微不适。

说话间,雪鹞已经离开了亡者小径,前方的景物再度清晰起来。这里看上去有点像是高原上的流石滩,遍地都是从两侧高耸山崖上滚落下来的大小碎石。花花绿绿的苔藓和地衣顽强地生存在石头缝里,是昏暗冬日里罕见的方寸生机。

他们的下一站是悬崖底部的巨大山洞,洞口整齐排列的六棱柱形火山岩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人工开凿的产物。不过按照卫长庚的说法,洞穴是一处矿脉的天然露头点,也是东极岛总产值的重要贡献者。

雪鹞在洞口停下,白典在卫长庚的带领下朝洞里走去。经过一道需要验明身份的安保屏障之后,他很快看见了那些不分昼夜地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努力工作的“打工人”。

那是一些白典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怪异生物——它们每一个都足有四五层楼那么高,外形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蜘蛛。高高隆起的躯干用于支撑洞顶、防止坍塌,腹部下方的巨大复眼则负责监视洞内的情况。

但最神奇的还是那些多到数不清楚的虫足,它们从蜘蛛的腹部伸出,落地之后又重新分出无数纤细的操作杆,每一根操作杆都从事着独属于自己的工作任务——声波钻探、采石,或者帮助蜘蛛朝着洞穴更深处挪动。

当这样一台庞然巨物从自己头顶跨过时,白典不由自主地打了几个冷战。

“它们……”

他想到了什么:“也是由蜂巢控制的?”

卫长庚点头。

“它们的正式名字叫虫工。躯体取材自第三自然的虫族,去除了脑部,里里外外的薄弱点都经过加固和改良。矿洞里所有的蜘蛛都由一台蜂巢控制,劳动力容量……差不多就是一座小镇的规模。”

“这个镇上的人在梦海做什么?”

“他们以为自己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小岛上,那里也有一座煤矿。”

“他们的世界只是一座小岛?那万一有人想要离开岛屿看看外面的世界怎么办?”

“他们做不到的。”

第019章 蜜月?()

卫长庚摇头,“就好比你们世界的人去不了火星。”

又是一台虫工从他们的头顶跨过,卫长庚拽着白典的胳膊让他后退两步。白典这才发现虫工的尾部还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竟是为虫体提供动力的电缆。

“这尾巴多累赘?”白典不太明白:“就不能用蓄电池甚至核动力吗?”

“可以,但不能。”

卫长庚的回答颇有深意:“这不是尾巴,而是狗绳。”

矿洞幽深漫长,洞内甚至还有一条小河。卫长庚说,这条神奇的河流一年四季不干涸不凝冻,尝起来还带着一丝咸味,因此被认为是连接温泉与海水的通道。目前,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将开采出来的矿石运送到洞口。

两个人往洞里走了几十米就原路返回。回到洞穴的时候,短暂的白昼已近结束,昏沉沉的天空中开始飘落零星的雪花,风力似乎也更加凛冽了。

大约二十分钟后,他们终于抵达了第一夜的落脚点——位于山脊背风处的安全屋。

将雪鹞停入车库之后,卫长庚还必须徒步前往附近观察站完成检查。于是准备晚餐的工作就落在了白典肩上。好在安全屋里物资充足,刚才巡视码头的时候卫长庚还顺手摸走了几条鱼,做成香浓鲜美的鱼汤,足以犒劳在冰天雪地里冻到麻木的心灵。

安全屋里也有半自动的烹饪机,选好了要制作的菜肴,将处理好的食材放置进去。烹饪机上岗之后,白典擦干双手,转身走出厨房,直奔客厅的一角——这里有一张看起来很舒适的躺椅,盖着图案花哨的绒毯。边上甚至还有个电子壁炉,虚拟的火焰在感应到有人接近后,立刻旺盛地燃烧起来了。

但是最让白典在意的是,壁炉上竟然还放着一本烧焦了的书籍。封面只剩下一半,但依旧能够读出书名——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是谁,在这与世隔绝的冰天雪地里,捧起了一本将近八百年前的哲学著作?

他正寻思,门口忽然响起一阵风声,是卫长庚走了进来。

满身风雪的男人脱下雪靴、外套和针织帽,掸掉眼睫和头发上的积雪,刚抬头就对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肉桂姜汤。

有个伴好像还挺不错——闻着扑面而来的辛香热气,卫长庚破天荒地产生了这样的念头。

冰天雪地的寒夜里,再也没有比享用一顿热气腾腾的晚餐更惬意的事了。如果有,那也许就是再洗个热水澡。

幸运的是,这两件事今天晚上都能实现。

晚饭过后,突如其来的风雪又突如其来地离开。重新安静下来的山谷地带,静得能够听见远处间歇泉的喷发,以及矿洞深处隆隆的闷响。

通过努斯完成了今天的工作报告,卫长庚打开壁炉旁一扇上了锁的门。开门的一瞬间,水汽伴着淡淡的硫磺气味飘散出来,脚下的地板也变成了原生态的砾石。再往前看——十几步开外就是一口热气腾腾的露天温泉。

白典没有泡过温泉,但是他喜欢澡堂——更具体地说,是喜欢那种不需要彼此非常了解,就可以放松亲切地坐在一起,维持短暂但和谐的社会关系。

他也曾经考虑过利用假期享受一次异国他乡的温泉之旅,但是那种浪漫多于实用的场合,又似乎应该是和恋爱关系中的另一半共同享受的。

可是现在,他却和一个以师长和监护人自居、生活作风散漫、甚至比他还要高大的男人泡在不过十平米的池子里,的确和预想的相差得太多。

不过,今晚的夜色可真美啊。

风雪已经远去,此刻的夜空看不见一丝云彩。七枚银钩般的新月串在东面的雪山顶上,散发出地球满月一般皎洁的银光。而间歇泉喷出的水雾就在这样的银光下映出一道道月虹。

仰靠在光滑的岩石上,白典断断续续地和卫长庚聊起白天的见闻,谈那些千万年前的花粉和不可思议的间歇泉。慢慢地,话题开始朝着眼下偏移——他们也谈起了那本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卫长庚并不十分清楚书本的来历,不过据他推测,应该是有人巡逻时在岛上的某一座废墟里发现的——也许是臭名昭著的疗养院,又或者是更早的古典动植物复兴中心。但这本书肯定不是来自地球的古董,毕竟普通纸张很难在恶劣的环境中度过五百多年的漫长时光。

至于书籍主人的身份,那就更加无从谈起了。唯一的线索无非是扉页上那个用蓝黑色墨水手写的字母“M\",多半应该是书本主人的姓氏首字母。

或许,那个人早已不在这世界上了。

话题自然而然地过度到了死亡这个永恒的命题上。卫长庚告诉白典,只要愿意,第三自然的人可以拥有远超过地球人类的青春与寿命。但是很多时候死亡仍将不期而至。

而有趣的是,在被宣告脑死亡之后的一段以秒计算的短暂时间里,死者的意识是可以被完整上传,并以数字形式保存在蜂巢里的。只不过他将会失去所有的记忆,从今往后,以一个梦海人的身份生活在虚拟的空间里。

听起来像是一次降维,或者某些人眼里的“人类失格”,但形式上的永生还是吸引绝大多数人早早地签署了“临终意识转移协议”。

事实上大约在十二年前,第三自然各大区政府已经通过了一项法案,约定只有拒绝在死后上传意识的人,才需要前往公所登记声明。

这简直就是未来世界的转世轮回,白典心想。

以前总说宗教和科学其实是一体两面,如今看来,还真有道理。

可是转世轮回真的比再也不见更好吗?

据说,从地球存在直到人类离开,并没有哪个万花筒曾经出现过重复的花纹。而梦海三千,百亿人潮生生灭灭,一旦错过又该如何寻找?

或许比起再见面,“我们终将重逢”的信念才是战胜孤独最好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