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生,荣耀太多。
朱棣在大将军王的鼓励下,欢快地回去读书了,因为哥说了,这想当大将军,首先要把书给读透了,要把兵法给学透了,就能进行下一步了。
他可以的。
看着朱棣信心满满离去的样子,朱元璋很满意:“你教孩子教的很好,他们兄弟几个,都是你在费心。”
朱标就笑:“爹在外拿命打仗呢,我在秦淮河畔的富贵乡养个孩子算什么。”
两人说了几句,又忙起来,因为朱棣来,耽搁了一会儿,就耽误进程了。
朱元璋捧着手里的折子,好奇道:“胡惟庸上折子,说他和唐胜宗两人,折腾出一个叫火炕和无烟煤的东西,很是便宜好用,想要在应天府推行,问我可行,你接触过,你觉得怎么样?”
“可行。”朱标发现胡惟庸比他想象中更加胆大一点。
他详细解释一番,这才又道:“其实往北方推更好,应天府到底没那么冷,大家的迫切感不足。”
但是小冰河时期会越来越冷,大家就会更加重视保暖的问题,现在棉花的种植面积足够大,但在小冰河面前根本不够看。
现在准备起来,等冷的受不了时,已经有推广范围,到时候辐射起来也容易些。
真到了小冰河来临,庄稼减产,死伤无数,再去做这些,就晚了。
他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自然要提前做准备,到时候都是救人命的好东西。
“从应天府推行也好,慢慢再往四周辐射扩散。”朱标道。
“这是火炕和无烟煤的制作方法。”朱元璋翻看着手中的折子,挑眉:“他倒是乖觉,并没有藏私。”
朱标拿过来,看了一眼,也跟着笑:“胡参政为国为民,是个清廉的好官,不若父皇赏赐他一个宫廷御制的牌匾。”
主打一个只有面子没有里子。
“你不喜欢他。”朱元璋满脸笃定。
朱标呼吸一滞,怪不得朱元璋能当皇帝,这情绪敏锐度,真不一般。
他爹真厉害。
“嗯。”他承认了。
这辈子都不可能喜欢汉奸,谁让他通倭呢。
“不过上位者用人,喜不喜欢倒是次要的。”朱元璋轻声道:“重要的是好用。”
朱标点头。
对于火炕推广,他觉得挺好的,就先做着,再加上现在的
胡惟庸尚且没有犯事,他记得胡蓝案挺靠后的。
这边处理好后,就见马皇后端着一碗汤来了,她笑眯眯道:“我今天传召常家的姑娘进宫来,生得真是玉容花颜,清艳逼人,瞧着规矩也好,才学也好,这姑娘养的真好。”
朱标:……
你夸归夸,别看我。
朱元璋也满脸揶揄地笑:“改日你带常……”他说一半忘了什么名,马皇后就补充说是叫寄情,他就接着道:“带寄情上街买几样首饰衣裳,女儿家喜欢这个。”
朱标:……
还用你教,他前世也是……看过别人谈恋爱的。
“知道了。”朱标道。
马皇后将汤放到他面前,这才笑着道:“李善长怎么种西瓜去了,还有人跑到我面前探听,问是不是被上位责罚了。”
朱元璋:……
无妄之灾!他什么都没做。
“又跑去找你,真是。”他冷哼,不过夫妻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有马皇后劝着,他也能有个台阶下,就挺好的。
马皇后就笑,满脸柔和地看着朱标,越看越满意:“我儿越长越好看了,瞧瞧这白净无暇的小脸,瞧瞧这轮廓分明的下颌线,瞧瞧这嘴边的小胡须。”
朱标摸了摸胡子,就听朱元璋笑骂:“真是刺猬光夸它儿光。”
几人正说着,就听见小黄门禀报,说是牌匾已经做好了,可否现在送过去。
“现在就送,敲锣打鼓,弄得热热闹闹的。”朱标含笑道。
面子一定做足了。
朱元璋和马皇后相视一笑,就听马皇后温和道:“这样也好,如今实际的刚给,给些荣誉也挺好。”
大封功臣后,这国库都空了,这法子真好。
朱标觉得,还是要到群众里去。
想着无条件征用了英娘做出来的煨肥法,朱标就想着多回馈一二,也是看着英娘泼辣能干,想以她为缺口,多挣点声望。
先是叫侍卫去英娘家里通知一下,免得不方便,这才叫人去喊李应敬。
叫帮着去英娘家盘火炕,又去买了上百斤的无烟煤,一道往城郊去了。
等到了,他这才问这边叫什么村,后来才知道,就叫菖蒲村,因为这边以前是一片菖蒲。
“现在应天府中,家家户户都有火炕,这东西过冬最好,你现在盘好火炕,等到冬日刚好能用,这一点子砖头不值什么钱,你们不要放在心上。”
朱标跟英娘相公交代,但是对方抖成筛子,他就有些无奈,叫英娘过来问话。
“先盘着试试,你家不收钱,要是觉得好,就叫亲戚朋友也盘火炕,这个便宜呢,一点子青砖,再不济用泥糊也是成的。”
英娘满脸一言难尽,犹豫半天不敢说话。
“一点子青砖也很贵啊。”她没忍住。
朱标:?
他迟疑片刻,还是静下心问:“你详细说说,我听听。”
见他神色温和,英娘这才絮絮说来:“我家里头就我和相公二人,他性子虽然怯弱,但干活也是一把好手,从来不会偷奸耍滑,就这,我们每天不停劳作,也就种了八亩地,还有一片菜园子,再多就不成了。”
“我们家就分了四亩地,剩下那四亩地,是自己开荒开的,我俩年轻,抢不过别人,就只能往偏远的地方去,石头多的,乱林这样。”
“按道理来说,已经很勤快了,但还是不够,除了吃喝赋税,能剩的银子不多,幸好当今在周遭都建了学堂,束脩低了许多,我俩勒紧裤腰带,家里还养着鸡鸭补贴,这才转圜过来。”
英娘说得头头是道。
朱标懂了,说到底,还是时间太短,家里没有积出家底来,所以这一点子青砖,纵然几十个大钱,但挨冻就挨冻了,百姓愿意吃点苦,也不愿意花这个钱。
这就牵扯到,附近要有砖窑的问题,现在都是青砖,硬度高,耐久性也不错,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要是有后世的红砖就好了。
红砖相对比青砖来说,材料更简单,若需要的砖窑温度也低点,就连练煤的煤渣也可以用在里面,本钱一下就降下去了。
“砖的事情,我来想办法,争取让价格降下来,一岁更比一岁寒,实在是耽搁不得。”朱标心想,这还是比较简单的。
英娘看了他一眼,满脸感激:“大人能够将百姓放在心里,真是千载难逢的好官。”
朱标眉眼柔和地笑了笑,温声道:“陛下常说,将百姓放在心上,只有百姓过得好,他心里才舒坦,将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原来治理一个国家,比他想象中要更加难一点。朱标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还是很狂的,他觉得以他高中刚毕业时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状态,在古代还不混个风生水起。
现实是大家都很聪明,学识很渊博,人也勤奋,整体的精神面貌都是向上的。
他龙傲天的梦碎了。
不知道红砖具体的制作
方法,他可以让制作青砖的人去试,毕竟他知道大概。
等回去后,他就跟门客说一声,叫他去砖厂找个老师傅,试着将煤渣掺进烧砖的泥坯中,再降些温度,不要泼水降温,试着看能不能烧出他想要的转头。
“这样成本降了许多,若是能成,百姓就能有价格低廉的砖头用了。”
见门客满脸欲言又止,朱标没有过多解释,让他先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