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慎看见楚臣尊站出来,没有惊讶,而是皱眉思衬。
这时,岳国公岳书继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老臣以为不妥——”岳书继停顿了一下,看着明德皇帝的眼神,继续说道:“陛下,东凌国只是我西楚周边附属小国,而肃王殿下乃是我西楚尊贵万千的皇室王爷,怎可委做司仪去迎接一个撮尔小国的使臣?如果这些按下不论,这些年东凌国屡屡明里暗里挑起我朝与周边部落的纷争,甚至还派小兵骚扰我朝边界,使得我朝边疆始终不得安宁,所以,老臣以为,像这种撮尔小国不必大动干戈。”
岳书继一说完,底下就有不少大臣连连称赞,点头称是。
楚臣尊看着楚慎疑惑的神情,站出来说道:“陛下,岳国公,臣弟做出此决定并非一时冲动,是经过反复思量的——其一,东陵小国鲜廉寡义,畏威而不怀德,但是我朝乃东方霸主,以德赢天下,以德治天下,以德顺民心,臣弟想对于东凌国,我们不妨拿出一副君子气阔待之,彰显我朝天威;其二,我朝是礼仪之邦、文化之源,我们若是慢怠了他们,既有打脸之嫌,又给了他们诟病我们的机会;其三,东凌国此次来朝拜,面上是和气生辉,实际上是刺探国情,需要伶牙俐齿、不为所动的人应对,臣弟自知才学尚浅,但自信还是能与其相处得来,且臣弟为人处世辣手无情,保证不被其人利用诱惑。”
听完楚臣尊的陈述,所有人都暗自称赞,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观点。
楚慎站起身,笑道:“好,臣尊信得过他自己,朕也信得过臣尊,这样罢,朕也不给臣尊司仪头衔了,就让臣尊以你肃王的身份去,这是咱们西楚看得起他们东凌。”
“臣弟领命。”楚臣尊行礼退下。
楚慎看了看下面的大臣,继续说道:“既然主位已经定了,接下来就是随行的人了,你们可有愿意跟着肃王去办这个差事的人啊?”
此话一出,保守党和相党的人大部分都顿时垂头丧气的,既然主位是肃王,那自然是没有他们的事了。
陆逵理了理衣袖,站出来说道:“陛下,老臣觉得杨涟杨大人之子杨浔合适。”
楚慎眯着眼盯着陆逵,心里已经在盘算这个陆逵要干什么,说了一声:“哦?为何?”
陆逵还未说话,一旁的杨涟脸上已经是青一块、紫一块,阴晴不定,站出来硬邦邦地将话顶回去,对着陆逵说道:“下官多谢陆相抬爱,只是犬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足以担此重任,还请陆相另荐他人。”
楚慎看着被顶回去的陆逵露出些许难看的脸色,笑着说道:“嗳,杨涟,你也听听陆逵的建议嘛,陆逵推荐令郎自有其理由。”
陆逵不着声色地瞥了杨涟一眼,继续说道:“陛下,臣知道朝廷近年来人才出缺,也想着为陛下省心招才,臣知道犬子南铎素来与杨大人之子杨浔交好,也便得知杨浔公子谈吐不凡,博览群书,知节守礼,若是由杨浔跟着,在礼仪方面多加提醒着肃王殿下,避免了肃王殿下分心。陛下也可以在其间考察杨浔,若是个可用之才,陛下也可多用这个英年才俊,省得我们这些老家伙油灯尽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