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2 / 2)

这其中,就包括工部侍郎张敏最近在弄的匠户改制。

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石璞就警惕起来。

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侍郎该做的事情!

张敏并不是一个莽撞冒失的人,他既然敢做,必定背后有人支持。

结合边境修缮的事宜,石璞很快就推断出,是天子在授意张敏。

换句话说,他这个工部尚书,被人盯上了!

然而要拿下一位七卿级别的大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石璞想来想去,觉得天子只能从他和王振的关系上下手。

毕竟,朝野上下早有猜测,他的这个工部尚书,是贿赂王振得来的。

但是这件事情,他做的虽然不算隐秘,但是也并没有留下证据,想要借此来拿下他,只怕很难。

虽则如此,但是石璞还是急着赶回了京师,四处奔走了数日,联络了不少亲近的大臣,做了不少布置。

除此之外,他还将当时知晓部分内情的下人,都隐秘的赶回了老家。

本以为三法司这边,查不到什么东西,又顾及他的身份,最终只能将此事不了了之。

但是却不曾想,这俞士悦竟然如此大胆,敢当廷请廷鞠!

底下的议论声渐渐止息,只听得天子开口问道。

“石尚书,三法司怀疑,你得官不正,有贿赂王振之嫌疑,因此,请廷鞠此案,你可愿意?”

想起自己这几日,已经将和王振牵连的一干手尾,都清理清楚,石璞重新镇定下来。

事实上,廷鞠对他来说,反倒是好事。

若是在大理寺审案,即便最后大理寺审不出什么来,朝廷上下也难免非议,是他这个七卿借势强压三司,以致三司不敢审判。

但是廷鞠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要是廷鞠都审不出什么东西,那之后就再也不会有人拿这件事情来做文章了。

深吸了一口气,石璞拱手道。

“陛下,所谓清者自清,臣之前的确和王振有所结交,但是那都是公务往来,并无私交,既然三法司要请廷鞠,臣也愿配合,以还臣之清白。”

抽丝剥茧

文华殿。

丹陛之下,文武分列两旁,天子高居于上,两侧分别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成敬和掌印太监金英。

大殿正中央,大理寺卿俞士悦,左都御史陈镒,刑部尚书金濂三人立于左侧。

在他们的对面,则是面无表情的工部尚书石璞。

少顷,金英上前,高声道。

“圣谕,工部尚书石璞,涉及行贿王振谋得尚书位一案,准三法司所奏,今日于文华殿,由大理寺卿俞士悦主持,廷鞠此案!”

“臣领旨。”

俞士悦上前,拜倒在地,恭声领谕。

旋即,俞士悦起身,回到原地,沉声开口道。

“石尚书,锦衣卫查得,正统十三年二月四日,你奉命回京述职,在当月十二日与十七日,你曾两次入王振府中,分别赠与王振一副蔡襄墨宝及一方端砚,并有珠帛金银若干,可有此事?”

面对这么大的阵仗,石璞倒是冷静的很,惜字如金,道。

“确有此事。”

俞士悦紧跟着问道。

“好,本官曾查阅吏部档案,你四日入京,吏部于当月十日,给出考评,为中等,次日,吏部拟平调你任南京大理寺卿,你可知晓此事?”

石璞略一沉吟,却是轻轻摇了摇头,道。

“吏部人员调任,乃是朝廷机密,本官并不得预闻,不过,吏部的确曾给出中等考评。”

这就是在睁着眼说瞎话了。

到了三品以上,怎么着都在朝中有些交游势力,吏部拟定的调任名单虽然轻易不会对外透露,但是却算不得什么不可透露的机密。

有点人脉的大臣,尤其是像石璞当时那样,地方进京述职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