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居然过了!话说我这几天是为了啥才翻这玩意的啊!”冯雪此时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差点没把终极物理从窗户丢出去,不过考虑到这东西价值上百成就点,终究还是塞回了储物戒指。
然而,在按下了是之后,冯雪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因为那个进度条,始终都卡在零的位置。
“也许是研发难度比较高吧……”冯雪摇了摇头,将自己丢在床上,慢慢的进入了冥想状态。
伴随着精神旋涡的旋转,雾化的精神力在缓缓的增加,时间也在这吞吐之间慢慢的流逝。
睁开眼睛,仍旧是一片昏暗。
海德密尔是个没有阳光的城市,只要你不开灯,晚上和白天也没什么区别。
随手划开金手指,上面的进度条却还卡在零的位置,不明觉厉的公式在面板侧面一条条闪过,每一秒都会产生难以计数的计算,但偏偏如此大量的计算,却没有能够让进度条走出哪怕0.1个百分点,这种情况,让冯雪产生了某种不祥的预感。
随手丢出一个时间魔法,此时的准确时间立刻出现在了冯雪的心头,距离自己开始冥想,已经过去了六个小时,就算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下一秒就会涨上千分之一的进度来算,也需要二百五十天的时间才能研发完成。
点击那一行行闪烁的公式,一个菜单忽然弹了出来,直接按住侧面的滚动条拖拽到最顶层,冯雪开始以自己那已经大成(理论)的高等物理和高等数学学研究起来。
渐渐地,他开始发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因为很多计算都显得非常的拖沓,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多余,大概浏览了一下,却发现这一堆计算记录中,绝大多数都是这样多余的计算。
直到这时候,冯雪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金手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没有思考能力的超级计算机,所谓的知识,不过是进行运算的前提条件,这就好像应用题一样,你给出足够的已知条件之后,它就会按照已知条件进行计算,最后推导出最后的答案。
而所谓的“知识达到推演标准”,仅仅就只是达标而已,就好像牛吃草问题一样,告诉你草每天长多少,牛每天吃多少,基础条件就已经够了,就算你不知道具体算法,靠硬算的方式将每一天的增长和吃掉的数量分开计算,也是能得到答案的,当然,知道算法的人要比硬算的人快的多也准确得多就是了。
而这个金手指也是如此,如果你知道的只是最基础的已知条件,为了导出你所需要的答案,金手指甚至会使用枚举法,将每种可能的情况都计算一遍,但是如果你对这个方程组的了解达到一定程度,金手指就能跳过大部分错误答案,直接朝着你所需要的目标进发。
就好比之前研究波动呼吸法时,因为看了【窒息之触】,了解到了刺激呼吸道会引起正能量反冲这个情况,研发就跳过了研究怎么通过呼吸产生正能量的部分,直接开始了下一阶段的计算。
举个简单点的例子,同样是两个两位数互乘的题目,一个学生天天都在进行数学运算,而另一个只是刚刚记住了乘法口诀表,这样两个人同时开始计算,哪一个能胜利呢?
再将这个例子引申一下,将这道题变成一十个两位数互乘又如何?一百个呢?一万个呢?
如果说乘法看起来不够明了,那么换成开方呢?获得某个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平方根,这种问题之下,是否做过的差距就不用说了吧?
相信很多做计算题做多了的同学都能够死记硬背下来一些答案,虽然看似没多大用,但是却能够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来。
虽然吃了技能书之后,冯雪对于在自己知识范围内的题目可以瞬间得到结果,但这个瞬间其实也是有一个思维过程的,当这种计算数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已经知道答案和一瞬间之后才能知道答案的差距,就会越发的巨大起来,甚至堆积起难以忍受的时间差距来。
“真是的,本以为吃了技能书就没事了,没想到还要玩题海战术啊?”冯雪苦笑一声,从金手指里换了《高考模拟卷合集·数学》和《高考模拟卷·数学》两套卷子出来,得益于他吃了高级数学和高级物理的技能书,这种试题类卷子基本上都是白送,不然冯雪觉得自己大概是经不起这种消耗的。
拿出一根羽毛笔,冯雪沾着墨水开始快速书写起来,虽然每道题在看到的瞬间他就会得到答案,但他还是兢兢业业的将每一道题的解题过程全部写了上去。
一份卷子写完,进度条居然跳到了0.1%,虽然不知道这是到目前为止几个小时的成果,还是自己这套卷子发挥了作用,但这无异于是给冯雪打了一剂强心针。
手写累了就上抄写术,精神力用完了就继续用手写,虽然没有冥想,但是冯雪的精神力却在这种消耗与补充之间慢慢的增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