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派出将军景尚率领一支偏军前去平叛,按照对四五千人农民军战斗力的估计,这支上万人的正规军简直不知道怎么输,仅仅调度一支偏军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地方的驻防。
万人正规军打四五千农民军的确是随便打,即使指挥官景尚的能力一般般这一仗也不会输。但万人的正规军打樊崇几万人的大军,对方还是军纪严明、深受当地平民支持的这种状态,结果就是恰恰相反了。
一开始,虽然义军的战斗意志不弱于这支正规军,人数也是对方的几倍,但因为作战经验、训练水平和武器装备的差距,双方打得还是有来有回,战线一时僵持。
但很快,双方指挥体系上跨时代的差距立马就体现出来了。
樊崇这边只有三个等级节点,除了上级制定战略的“三老”,剩下就都是“从事”、“卒史”这样的基层作战单位了,并且基本上做到一视同仁,大家就像是兄弟一样,不会有上下级那种死板严肃的感觉。
最基层的士兵发现了正规军训练有素、作战列阵非常厉害之后,纷纷将自己“学习领悟”到的经验上报给“从事”,比如自己发现对方是如何冲锋的、分开的队伍是怎么互相掩护的。
“从事”将这些基层的经验收集整理,上报给了“三老”,“三老”又从中选出有用的作战经验通报全军。
这让樊崇这边的义军学习能力惊人,几次交手之后,就学会了正规军训练的那些战场技巧。
景尚的军队彻底沦为了“经验包”,从一开始的有来有回,变成了被樊崇的义军单方面碾压,没过多久就被义军击败,景尚本人在难以置信的表情当中被这些武器装备略微落后,但战斗力强悍的农民军斩杀于阵前。
除了送经验,这次对义军战斗力的错误估计,也让景尚当了一回“运输大队长”,万人规模正规军的那些精良刀刃和披挂盔甲,包括后勤运输的辎重,全部变成“新手大礼包”送给樊崇了。
这下起义军彻底完成了蜕变,不仅军纪严明、提升了军事素养,也是用上了正规军装备了。之前用的武器基本上都是劳作用的镰刀、锄头,甚至有的人用的还是大棒,现在基本上都可以换成正规军制式的刀、剑、矛、戟还有弓箭,战车和良马也缴获了不少。
原本很多农民内心对于朝廷的正规军都存在畏惧,觉得自己这帮人无论如何都不是官军的对手,但这些情绪在这次的胜利之后的一扫而空,起义军的士气空前高涨,建立起了最难得的信心。
不过装备全部都用从正规军那里缴获的,也会存在敌我识别的问题,以后交战的时候,双方穿的戎服铠甲、用的武器都是一模一样的,战场上杀红眼了很有可能敌我不分误伤自己人。
于是樊崇下令让全军都把自己的眉毛涂成赤红色,这样在和朝廷的军队作战时就不会搞混了。
“我喜欢赤红色,这热烈的眼神就像是我们的决心,也是在提醒我们每一次的胜利都是用鲜血铸就的,我们夺回来的每一片土地,也要用鲜血去守护!”
义军取得了一个正式的名称——“赤眉军”。
这个名号开始传开,附近越来越多的灾民开始都带着对“赤眉军”的向往加入了樊崇的队伍。
喜欢获得造物主系统,自创世界跑团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获得造物主系统,自创世界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