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荷翻看那本策论,边缘都被磨毛了,定是翻阅次数太多导致的,书页上却并无丁点污痕,可见主人有多爱惜。李墨荷合上书册,提议道,“孝文哥哥,我不知道你们考生之间会互相交流学习吗?是这样的,我在镇上认识了一位李大哥,他读书也很有天分,虽然没有念私塾拜夫子,但是自己颇有一套心得体会。我是想着,你若哪天有空,要不要同我一起去他家坐坐,正好也可以互相切磋学习一下考试心得。”
“当然,这只是我灵光一现的念头,并不成熟,最终还是要看孝文哥哥你自己的意思。如果你喜欢自学,不想被外人打扰进度,那么不去也罢。”
“小荷妹妹,多谢你的这份心意,我当然是愿意去的!”陈孝文因为心情激动脸上的血色更明显了几分,他道,“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能学他人之长,这么好的机会是我盼都盼不来的,我未有师门,正愁无人指点,若能得小荷你口中这位李大哥教导一二,只怕大有裨益!”
“对了……小荷妹妹,去拜师学习的话,我能不能把永丰也喊上?虽然他成日念叨着不想读书,但是既然明年我们二人都要下场考试,能一同进步是最好不过的。”
“当然可以呀,你能把王永丰叫上最好,我是不便直接去他家喊人的,跟他家人都不大对付。”李墨荷眨眨眼睛自嘲。
“那都是因为误会。”陈孝文道。
“说真的,孝文哥哥,我真心希望你明年能考取功名。”李墨荷诚恳开口,“赵大娘和柳婶婶支撑门庭不易,你若能考取功名,不仅是光耀门楣的事,更能给你家减轻负担,起码从此徭役赋税可以免去了。”
“小荷你说的是,奶奶和我娘辛苦操劳都是为了我。”陈孝文握紧拳头,掷地有声,“放心,我定会全力以赴。”
“嗯,孝文哥哥你这么用心准备,一定会有回报的。这样吧,过完立冬我们一同去镇上拜访李大哥……”
说定了此事,李墨荷脚步轻快地往回走,在她心里,勤劳努力的人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回报,比如陈孝文这样认真的孩子,就应该得到一点帮助,李正年长他们几岁,社会阅历足,读书天分高,李墨荷只能供给他经济支持作为投资,如若他能提携陈孝文、王永丰二人,让他们小河村明年也多几个秀才,那就再好不过了。
回到家的时候,许氏早把面条做好了,打趣闺女回来得慢,“这么久,是不是你亲手打出来的啊?”
“娘,你取笑我。”李墨荷笑嘻嘻的,“我跟孝文哥哥聊读书的事。”
“怎么,你也想考秀才呀?”许氏挑眉,“咱们大周历朝历代还没有过女状元呢!”
“饶了我吧,我是懒得再考试了。”李墨荷真心实意道,“李大哥那种才是读书的料,我跟孝文哥哥说了,过两天去李大哥家拜师去。”
“你这小丫头,真是停不下来,操心完这个又操心那个。”许氏笑她,“不是说你玉珍姐姐还有事情分派给你吗,又没下文了?”
“这不是在等玉珍姐姐的吩咐呢吗?”李墨荷捡起一根大萝卜,开始琢磨苏玉珍口中的纺织工坊放在哪里比较合适,难不成也放在苏家哪个庄子上?但是也不知道县城的匪患何时能彻底平息,一天不平定下来,李墨荷就一天惴惴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