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酱在经历了一系列对龙国遏制行动的挫败后,内部矛盾和分歧愈发凸显。
在国会的听证会上,不同政治派别的议员们争论得面红耳赤。
主张强硬对抗的议员们依然固执己见,拍着桌子强调要加大对龙国的制裁力度,声称这是维护鹰酱全球霸权地位的必要手段;
而那些较为务实的议员则忧心忡忡,指出持续的对抗已经给鹰酱自身经济和国际形象带来了严重损害,呼吁寻求更加理性的解决方式。
最终,在多方利益的权衡下,鹰酱决定进行战略调整,表面上释放出缓和关系的信号,主动提出重启贸易谈判,声称要寻求“公平、对等”的合作。
然而,这不过是他们的障眼法,背地里,一场更为复杂的暗潮正在涌动。
在科技封锁方面,鹰酱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为了构建更为严密的技术壁垒,鹰酱政府高官亲自出马,穿梭于各个盟友国家之间,威逼利诱,试图说服他们加入针对龙国的技术联盟。
在与欧洲某科技强国的谈判中,鹰酱承诺给予巨额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支持,条件是该国限制对龙国的高端芯片技术出口,并加入技术联盟。
同时,鹰酱加大了对国内科研机构的资金投入,在科研经费审批会议上,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要集中力量攻克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可替代龙国优势技术的项目,期望借此重新夺回科技领域的主导权。
科研人员们在高额资金的支持下,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但技术突破并非一蹴而就,他们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
军事层面,鹰酱加速推进军事战略重心东移。在亚太地区,他们频繁与盟友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
在一次美日澳联合军演中,多艘先进战舰在广阔的海域上一字排开,战机呼啸而过,场面看似壮观。
然而,这些军演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军事资源,也引发了地区国家的担忧和反感。
不仅如此,鹰酱还积极在龙国周边国家部署先进武器系统。
在与某东南亚国家的秘密谈判中,鹰酱以提供经济援助和军事保护为诱饵,试图在该国建立军事基地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从地缘政治上对龙国形成更为紧密的包围之势。
暗地里,鹰酱情报部门也加大了渗透力度,他们招募了一批经过特殊训练的特工,伪装成商人、学者等身份,试图潜入龙国,窃取龙国军事技术和战略情报,为其军事决策提供依据。
但龙国早已加强了情报安全防范,这些特工的行动屡屡受挫。
经济上,鹰酱试图重塑全球产业链。为了吸引原本在龙国设厂的企业回流或转移至其他国家,鹰酱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极具诱惑性的政策。
他们提供高额补贴,对于愿意回迁的企业,给予数年的税收减免和资金补贴;
对于转移至指定国家的企业,也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一些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考虑搬迁生产线。
然而,这些企业很快发现,龙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庞大的高素质劳动力市场,搬迁后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面临诸多问题。
同时,鹰酱在国际金融市场兴风作浪。他们操纵汇率,通过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使得美元汇率大幅波动,试图影响龙国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