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把门外两个丫鬟都吓坏了,忙要伸手接过:“老爷,这些活儿让我们来就行了……”
宋元丰长叹一口气,看着外面天色道:“不早了,待城外钟声响起,我们就要出发了。”
这算是为闺女践行。
屋内,宋微月也早就起床收拾好自己,换上了简单但里面缝制了丝感面料的薄布衣,黑发盘起用一根木钗固定。
待出门吃了饭,与沈苏瑶再寒暄片刻,她便与老爹动身前往城门。
临行前,宋元丰再次提醒她道:“你这个时候后悔还来得及。”
宋微月轻轻摇了摇头。
“爹,我不后悔。”
宋元丰见状也就不再说什么,只是再叮嘱她小心防备胡族人。
长安是最近陛下病重,怕时局不稳故调遣禁卫军来把守城门,消息闭塞,才暂时没有让已经离开的胡族人知道她被流放的消息。
否则要是让吐蕃可汗等人知道宋微月被大夏皇帝打入岭南流放,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到时候,估计掳也会把她掳回吐蕃。
“嗯,我知道爹。”宋微月倒不太担心这个。
她是个很惜命的人。
早已经在沿途路上布下天罗地网,且设计谋绊住了吐蕃那边。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短时间内不会关注到她,给她一段能够充裕发展的时间。
等到城门口,天色微亮。
天际线是蓝色的,蔓延在白色的云朵上,无边无际。
在这座古老的长安城外,巍峨斑驳的城墙下,朝阳冉冉升起,驱散阴霾。
无数城外的民众百姓挎着篮子包袱,在城门口排队等候入城,其中间或夹着一一支支远道而来的驼马商队。
在这样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城门角落处的流放队伍就显得没那么醒目了。
只是由于他们中的不少男女脖子上都铐着方形木枷锁,还是吸引了不少人频频看过来。
在这样民众的注视议论下,这些昔日的达官显贵们感到了屈辱,一言不发地扭过头去。
而差役们则笑着看他们狼狈的模样,以此为乐。
远远地,看见宋父和宋微月,盛永年鼻子有些发酸,道:“微月,你还是来了。”
宋微月走近下马,道:“流放圣旨都已下来,我又岂会抗旨不尊。”
同时让身边的彩云拿出食篮,将馒头包子等食物分发给盛家人。当然,她们带的不多,仅有盛家主家人有份,包括李奶娘、水桃那几个小妾。
“你们还没吃早饭吧。”
众人接过,皆狼吞虎咽。
盛永年尚能保持吃相。
宋微月拿着一包包好的肉包走过去,递给盛黎昕。
“路上还会很辛苦,多吃点。”
随后给他一支竹筒,别人里面装的都是清水。盛黎昕抿了一口,发现是甜滋滋的豆浆,抬起头冲她一笑。
两人目光流转,一切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