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微月就自己单独在一辆马车上,与彩云和大梨说着话,聊天。
外面的枯草堆升起了火,可以方便罪奴们煮个热汤。说是汤,其实就是水里放了一把野菜或是杂草,凑活着对付两个窝窝头,总比吃冷食要好。
商队那边,则照旧飘来肉香。
原来是盛黎昕今日傍晚时去打猎,射下了一只大雁。商队的厨师把大雁烫了拔毛,一半用来炙烤,另一半炖汤。
盛永年得知他竟然还能打猎格外震惊。
“谁给他的弓箭?!”
孟慕青弱弱道:“好像是二爷自己做的……”
盛永年更吃惊了。
他都不知道,自己这弟弟还有这般本事。
汤炖好以后,盛黎昕盛了满满一大碗进马车。
“来,多吃点。”他又端了几样菜和胡饼。
宋微月道:“这么多。”
盛黎昕道:“难得能吃上新鲜肉,你该多补补。”
宋微月尝了一口大雁汤。虽然只放了少许盐巴和调味料,但味道还不错。
烤肉也是盛黎昕亲自一手炙烤的,上面洒了一圈胡族那边特有的香辛料孜然和辣椒粉,色香味俱全。
本来一路颠簸,没什么胃口的宋微月都难得就着烤肉多吃了两块饼。
看着她吃得这么香,盛黎昕心满意足,脑海里则开始盘算着,明天弄点什么食物来给她加餐。
时间一晃,他们流放已经近大半个月。
路程却只行进了不到五分之一。
因为沿途上没法购买食物,所有商队一直都在消耗补给,目前只剩下可以做胡饼的粗粮,大米仅剩下两三袋。
差役这边,食物剩下的更是少得可怜。
他们离开长安时是驮着整整三辆驴车的口粮,本计划在沿途驿站补给,但没想到连续路过三家驿站,都没有能匀给他们的多余食物。
就算是以前喂猪吃的稻谷壳,也没了。
宋微月在心中估摸着道:“下一站会路过姑苏城的话,我们得想法子进城。不然越往南走,粮食会越紧缺。”
“为何?”彩云有些困惑不解,道:“夫人,我听闻南方都是鱼米之乡,物资丰厚。就算遭了这次大水灾,想来等水退去后,恢复农业应也很快。”
宋微月只淡淡道:“有时水患过去,往往迎来的都是灾年。”
她有前世记忆,知道这两年大夏将迎动乱,民间疾苦有多可怖。就在这么几年,大夏人口锐减了大半,又因战争,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
稳定朝局休养生息,这起码要几十年才能够恢复大夏短时间内被重创的元气。
这一点,纵使是前世的她也无力挽留,只能护好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长安,以及北方附近的几座城。
彩云面色一白,喃喃道:“不会吧夫人……”
大旱灾年比水患更恐怖。
后者产生当地难民,前者则是要人命的。
宋微月咽下最后一口胡饼,喝了口汤,道:“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一点一滴。”
彩云咽了口口水低声道:“我小时候听我阿姆讲过,她们以前那个年代的灾年,会吃人。夫人,如若真不幸发生这种情况,我们还是小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