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淮安笼着手,静静看着他们靠近:“这样的精兵,不去边境抵御外敌,却放在京都浪费,大启不灭,天理不容。”
“宋先生说得对,这些人只顾自己,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当官的哪会在乎老百姓,他们只管自己,不然也不会年年都让北狄入边骚扰了。”
“他们的盔甲真亮啊,要是我们有这些,肯定能杀进省府……”
周围的叛军头领们都纷纷说道。
除了潜龙军的头领王礼,还有大小十二个头领,合称十三头领。
王礼是大头领,李峰虽然被赵林破了城寨,损失大量手下,但他吞了郭威和吴成龙残留的手下,兵力仅次于王礼,再加上宋淮安的出谋划策,李峰居二头领。
剩下的就是实力不如他们、见识也不如他们的头领了。
王礼严肃道:“若是我能夺得天下,必把这些兵全部派去抵御外敌,保护百姓。”
“大头领仁义。”
众人纷纷说道。
不过他们都心中鄙夷。
包括宋淮安在内。
哪怕宋淮安对皇帝把如此精锐的十二卫放在京都附近白白浪费都不让他们去边疆和外敌作战很不满,但也知道这种做法是对的。
不然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内乱,真正实现皇帝轮流做的畅想。
“大头领,别说这些有的没的,官兵马上就要杀过来了,怎么办?”有个头领问道。
王礼心中不满,但很好的隐藏住,道:“周头领莫慌,我早有准备。你们看。”
左羽林卫前军持盾士兵正走着突然身体一晃消失在地面上。
众人就看到这些士兵消失的地方出现一道深深的壕沟,壕沟里插着削尖了的木桩,每根木桩都有两米多长,不少持盾士兵掉进去被木桩贯穿身体挂在上面,痛苦的挣扎着,发出凄惨的叫声。
后面的士兵立刻停下,不敢前进。
“好一个陷阱,王头领不愧是秀才。”李峰大声赞道。
王礼得意道:“凡是城池都有壕沟和护城河,我这城寨虽小,但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都有。区区两万官兵就想打下我们,他们想多了。”
听到王礼早有准备,众位头领都放松下来。
那个周头领称赞道:“不愧是大头领,有你在,朝廷别想打赢我们。”
王礼摇了摇头:“来的赵宸瀚不过是个少年,不值一提。若是他父亲镇北侯赵景州来了,我们这些人都不够他一根手指按的。”
宋淮安适时道:“赵景州再强也只是朝廷的一条狗,而王头领却是未来的皇帝,没有可比性。”
“哈哈……”
宋淮安这话让王礼大笑。
王礼自从考了秀才后就连连落第,到现在三十多马上四十岁,始终中不了举人,自知功名无望,对于那些有功名有地位的人非常仇恨。
宋淮安的话恰好说到了王礼心底里。
“宋先生,你不错,很不错。”
王礼满意的拍着宋淮安的肩膀:“回头到我这里来,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