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信上还说,陈嬷嬷的儿子也给太太写了信,就附在信后。”翠玉说完,郑太太就对翠玉道:“快些拿来给我瞧瞧。”
翠玉依言拿出信,郑太太接过信,看着上面的字就笑了:“陈嬷嬷不识字,但跟在我身边,也学会了几百个字,你瞧这几个字,就是她写的,和她儿子写得不一样呢。”
“婆婆果真和陈嬷嬷很好,连她写的字都认得出来。”翠玉顺着郑太太的话往下说,郑太太不由又感慨了,那些过往如水一样从郑太太心头滑过,而时光,也就这样过去了。
“太太,有人递了帖子,说要来拜访。”一个婆子手中拿着个帖子走进来,郑太太的眉不由皱了皱:“有客来?我们家可是许久都没客来了。”
说着,郑太太就接过帖子,看了看上面的姓名,郑太太的眉皱得更紧:“楚?我们家来往的人中,哪家姓楚?”
这话问住了翠玉,哪家姓楚?翠玉倒记得有几家姓楚的,但郑太太明显问的不是这几家,于是翠玉就从郑太太手中接过帖子瞧了瞧,对郑太太道:“这上面说的是妹,婆婆,可是有堂房姐妹嫁到楚家?”
嫁出去的姐妹?郑太太不由伸手按下额头:“嫁出去的姐姐那么多,有些不来往的,谁还记得?”
“送帖子来的人可还在?”翠玉问那婆子,婆子等的就是这句,急忙笑着道:“我们也觉得,这帖子蹊跷呢,因此在那苦留着,这会儿人还没有走。”
翠玉就把人传进来,送帖子的也是个婆子,见到郑太太,她就对郑太太行礼:“姑太太您不记得我了,三十年前,我在老三房那边服侍,后来就陪着我们姑娘嫁到了楚家。”
三十年前?老三房?郑太太还要仔细看了看那人的模样,有些眼熟,但确实不记得了。
“春梅姐姐可在?若她还在,必定记得我。”这婆子也不意外,毕竟郑太太连这么一个堂房姐妹都快记不得了,更何况自己这个下人。
“春梅她前些日子刚辞了。”郑太太想起春梅是谁了,就是陈嬷嬷的闺名。婆子啊呀了一声就叹气:“原本以为,能跟着我们姑娘回来,见见原先的姐妹,谁晓得都见不到了。”
这么一说,必定就是堂房姐妹了,郑太太也就让婆子起身,又问了几句,晓得这位妹妹自从出嫁,就跟着丈夫在外面做生意,现在都快三十年了,挣下老大家事,就想着叶落归根,回乡来了。
“前些日子已经回来了,往娘家写了信,晓得娘家什么都好,又问过了,说您嫁在这里,于是我们太太也就下了帖子,要来拜访。”婆子口齿伶俐,想来和陈嬷嬷一样,也是在主人身边得用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