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就是了,只是不晓得,二弟会不会回来。”郑太太当然晓得商号那边,也是一脑门子官司,但既然逼得张大太太给张二太太涨了月钱,那郑太太也就不愿意再就这事儿纠缠。
张大太太让人端来笔墨纸砚,在那看着郑太太提笔写信。
管家婆子到张二太太那边,把张大太太的话说了,张二太太不由诧异地看着管家婆子:“大嫂怎么会这样说?”
“二太太,我要是你,就要赶紧过去谢谢大太太,而不是在这说这样的话。”管家婆子这句话让张二太太的神色顿时变了,她拍一下桌子:“什么时候,奴才都能这样欺负我了?”
“娘。”玉珍急忙叫住张二太太,就对管家婆子道:“多谢了,劳烦你跑这么一趟,这给你拿去喝茶。”
婆子见了玉珍送过来的一把铜子,也只鼻子里面哼了一声,就转身离去。
“我的儿,你怎么说也是这家里的姑娘,瞧瞧,这日子,过成什么样子。”张二太太接过玉珍递来的茶喝了一口,这才对玉珍说。
“娘,爹爹不在家,也没人为我们撑腰。”玉珍提醒着张二太太,张二太太伸手抚摸女儿的脸:“我晓得,我怎么会不晓得的呢,只是瞧瞧玉燕,又瞧瞧你,这口气,堵得慌呢。”
“都说,在家做女儿,和出门做媳妇不一样,或许,我在这家里,过这样的日子,等出嫁做了人家媳妇,就不怕婆婆磨折了。”玉珍在那哄着张二太太,张二太太把女儿抱进怀中:“你这样乖巧的孩子,若你婆婆真好意思磨折你,我就拼了这条命,也要护住你。”
玉珍嗯了一声,父亲常年在外,听说,那边的姐姐,比自己还要大一岁呢,听说,那是被如珠似宝养大的,人人都疼她,如同这边的玉燕一样。而自己呢,只有一个母亲陪着,许多事情,也只能将就些了。
但这些话,玉珍不能对张二太太说出来,一旦说出来,就会引起张二太太落泪,而玉珍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娘的眼泪了。
至于父亲,一个心中没有自己,没有自己娘的父亲,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张大太太见郑太太写完了信,接过信读了一遍,张大太太就欢喜地道:“多谢姑妈了。”
“你也不用谢我,你疼女儿,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儿。”郑太太淡淡地说着,张大太太轻叹一声:“妹妹没有女儿,所以不晓得母亲为了女儿能做出些什么事儿。”
“我虽没有女儿,却有儿子,况且,我的儿媳很好,我把她当做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