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一定十分欢喜,而不是现在这样,总是对翠玉,带着一些抱歉。
郑大嫂得了件新衣衫,很是欢喜,连郑大太太的唠叨,都显得那样中听了,郑大太太见郑大嫂这样,不由叹口气道:“当初我们,也是这样要好的。”
这样要好?郑大嫂不由笑了笑:“这会儿,就有人嫌您了。”
“也不能说嫌弃我。”郑大太太的唇紧紧抿住,过了好半天才道:“是你公公,他做的有些事儿,但我又有什么法子呢。”
女人所能依靠的,只有男人,自己的男人要去做这些事儿,那郑大太太只有听从。
郑大嫂笑了:“罢了,婆婆,您放心,我并不会像您一样,被她嫌弃。”说着,郑大嫂就把自己的孩子抱紧一些,往他脸上亲了亲:“我把儿子给她,这是对她有好处的事儿。”
女人没有孩子,怎么能立足。这是郑大太太和郑大嫂都认同的,郑大太太也笑了:“说得是,有了孩子,那就要好办多了。”
郑大嫂想着郑家那个宅子的富丽堂皇,还有今儿那些料子,摸在手上就是好东西,郑大嫂也十分满足地笑了,只要自己的儿子过继了过去,那这一切,都是自己儿子的,不是别人的。
真希望郑义明赶紧在外面另娶一房,这样宁翠玉才会晓得,没有孩子,有多可怜。郑大嫂贴了贴孩子的脸,笑得越发欢喜了。
商号开了,元宵节也不知不觉过去了,翠玉的生活又回到了原先,每日去商号,算两边的账,看着家里的生意越来越好,翠玉也能松口气。
这日翠玉坐上车往商号去,见路上人人都在围着剃头挑子,翠玉不由吃惊地问:“今儿什么日子,怎么人人都在围着剃头挑子。”
“今儿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这不,人人都要来剃头。”小春的话让翠玉用手捂住额头:“我竟是哪天过到哪天都不晓得了。”
“过了二月二,一吹春风,那棵杏树就要开花了。”小春的话提醒了翠玉,又是一年杏花开,但这一年,自己就不能看到那棵宅子里的杏花了。
“我有主意了。”小春突然手一拍,翠玉看着她:“你有什么主意?”
“我去寻吴二爷家的婆子,让她等到杏花开的时候,捡开得最好的那支,给我摘下来,到时候我养在瓶里,大奶奶就能天天瞧见杏花了。”小春的话只换来翠玉瞪她一眼:“胡说八道,哪有你这样的主意。”
“我这样的主意难道不好吗?”小春觉得自己这是多么好的主意啊,翠玉淡淡地笑了笑,这主意不是不好,而是这样的主意,会换来别人的嘲笑。
过去,已经永远过去了,就不要再想了,再说,没有了杏花,还有别的花呢,也许,郑家那个花园里面,还有别的花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