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晨匆匆离开有两个原因。首先,他担心外面等他的林双喜因语言不通而饿肚子,如果自己在屋里享受美食,实在不好意思。
其次,卢赫生提到退休的话题后,苏晨心里冒出个不太好的念头,想利用微微安爷爷的处境,但这样做让他感到愧疚。
毕竟,卢老爷子对他非常友好,甚至邀请他留下来吃饭。
想到要算计这么一个善意的人,苏晨觉得不妥,因此借故离开了。
当卢赫生暗示暂时无法退休的原因时,苏晨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缘由——格里特公司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正在进行一项重大计划,这可能是他们最后的努力一搏。
作为重生者,苏晨对这些微妙之处特别敏感。
格里特航空航天公司,1929年由李路易·格里特和崔克·斯沃布尔创立,是老美海军的重要战斗机供应商之一。
这家公司因其飞机卓越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而闻名,被称为“格里特铁匠”。
这种可靠性来源于海军特殊的工作环境要求:盐雾腐蚀、恶劣天气以及高起降性能的需求。
格里特投入大量资源确保其产品能适应这些挑战,从而赢得了海军的信任,并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
二战期间,格里特生产的F4F“野猫”战斗机是美军中唯一能与倭寇的“零式”战机抗衡的舰载机。
后来推出的F6F“地狱猫”更是在太平洋战场上压倒了“零战”,证明了格里特不仅注重可靠性,也重视战斗性能。
说到命名习惯,格里特确实喜欢给自家战机取“猫”的名字,比如著名的F-14“雄猫”(Tomcat),而不是一些人误解的“狼猫”。
这个称呼源自其英文名,并非有意借用夏国的象征。
总之,格里特公司在二战中的表现异常出色,根据统计,在太平洋战场,超过三分之二的日军飞机都是被格里特的战斗机击落的。
这显示了该公司在军事航空领域的主导地位和重要性。
二战结束后,螺旋桨战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喷气式战斗机开始崭露头角。
格里特公司未能及时抓住这一转变的机遇,而道格拉斯公司的F-4“鬼怪”战斗机则迅速占领了老美海军的市场,几乎垄断了十年之久。
这段时间里,格里特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几乎没有订单,差点走向破产。
直到20世纪60年代,A-6“入侵者”攻击机的推出才让格里特稳住了阵脚。
70年代推出的经典之作——F-14“雄猫”可变后掠翼战斗机,更是将公司重新推向了辉煌。
加上E-2“鹰眼”预警机的成功,格里特这三款机型在当时几乎主宰了老美海军航母的甲板。
然而,正如古语所说:“盛极必衰”。
即便F-14“雄猫”以其出色的飞行性能、强大的AN\/AWG-9雷达和令人畏惧的AIM-54“不死鸟”导弹成为了无可争议的空中霸主,它也面临着自己的挑战。
尽管在模拟对战中经常胜过更年轻的F-15“鹰”,F-14仍然无法避免其高昂的成本问题,尤其是由于其复杂的可变后掠翼设计带来的生产难题。
此外,作为一家相对较小的公司,格里特在与巨头麦道竞争时显得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