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楚庄王争霸春秋(2 / 2)

烘炉记 一棹碧涛 2837 字 4个月前

华夏历2071年,楚国的宫廷中掀起了一场血腥的风暴。熊商臣,这个野心勃勃的皇子,亲手弑杀了自己的父亲楚成王,踏着至亲的鲜血登上了楚国的王位,死后谥号穆王。

穆王即位后,楚国的铁蹄在他的驱使下肆意奔腾。他的目光锐利而贪婪,先后将江国、六国、蓼国等小国纳入楚国的版图。郑国和陈国在他的兵锋下颤抖,舒国国君和宗国国君沦为他的俘虏。每一次的胜利都让楚国的威名远扬,势力如潮水般扩展至江淮地区。

然而,在华夏大地的另一方,周王室却日渐衰落。华夏历2078年,周襄王崩逝,周顷王姬壬辰在一片风雨飘摇中继位。此时的王畿已大幅缩小,王室的财政空虚得如同干涸的池塘,竟连襄王的丧葬费用都无法筹措。无奈之下,顷王只得派遣毛伯卫前往鲁国讨钱。鲁国文公还算念及旧情,派遣使者送钱至都城,这才让襄王得以入土为安。

时光流转,到了华夏历2083年,楚国的王座迎来了新的主人——熊侣,即后来的楚庄王。熊侣即位时,尚不足20岁,稚嫩的肩膀却要扛起楚国的未来。此时的楚国,大权旁落,尽在他的叔叔们和权臣们手中。

初登王位的楚庄王,看似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宫廷内夜夜笙歌,舞姬们的裙摆如同绚丽的彩云,美酒如流水般淌过金杯玉盏。但在这看似放纵的表象下,他的内心却如深沉的湖水,波澜不惊中暗藏着汹涌的暗流。他默默地观察着朝堂上的每一个人,暗中培养着自己的心腹和势力。

华夏历2084年,周顷王在忧困中崩逝,周匡王姬班继位。而此时的楚国,正处于微妙的权力博弈之中。

华夏历2085年,晋国的卿大夫赵盾派遣上将军郤缺率领晋国上、下二军,如猛虎出山般突袭了一直依附于楚国的附庸国蔡国。晋国的军队在楚国的家门口向蔡国发起了猛攻,战鼓雷鸣,硝烟弥漫。

蔡庄侯站在蔡国的城墙上,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晋军,眼中燃烧着愤怒与绝望。他一面顽强地抗拒着晋军的进攻,一面紧急派人向楚国求救。求救的使者快马加鞭,一路尘烟,直奔楚国的王宫。

然而,楚国的王宫依旧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楚庄王听到蔡国的求救,却选择了视而不见。他身旁的权臣们纷纷进言,认为此时不宜与晋国正面交锋,应当保存实力。楚庄王沉默不语,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在蔡国,战争的残酷无情地展现着。晋军的攻势愈发猛烈,蔡国的士兵们拼死抵抗,但蔡都最终还是失陷了。蔡庄侯望着满目疮痍的国都,心中充满了悲愤与屈辱。他无奈地与郤缺签订了城下之盟,蔡国的尊严在这一刻被无情地践踏。

华夏历2086年,蔡庄侯在悲愤中含恨而亡。而遥远的楚王宫,依旧是丝竹声声,舞影翩翩。

但楚庄王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他在等待,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让他一举夺回楚国尊严,称霸天下的时机。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他的雄心壮志正在悄然孕育,等待着有朝一日破茧成蝶,震撼整个华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年,楚国的大地被一片阴霾所笼罩。一场罕见的大饥荒如恶魔般肆虐着这片土地,百姓们在饥饿与绝望中挣扎。而此时,楚国的边境也陷入了无尽的危机。

巴国东部的山戎族,如同嗅到血腥的狼群,趁机袭扰楚国西南边境。他们的铁骑肆无忌惮,一路烧杀抢掠,直打到阜山。楚国的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楚国朝堂紧急组织防御,派遣部队在大林一带布防。然而,这只是楚国困境的冰山一角。东方的夷、越之族也看准了这个时机,趁机作乱。他们派兵入侵楚国的东南边境,以迅猛之势攻占了阳丘,兵锋直指訾枝。

一直臣服于楚国的庸国,此时也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庸国发动各蛮族部落造反,妄图摆脱楚国的统治。前不久才被楚国征服的麇国人,同样带领各夷族部落在选地集结,野心勃勃地准备进攻郢都。

短短三年间,各地的告急文书如同雪片般飞往郢都。每一封文书都仿佛是在楚国的心头插上一把刀,让整个国家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各城各地都开始戒严,士兵们神色紧张地巡逻,百姓们忧心忡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在这内忧外患之际,楚国的王宫却似乎依旧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少不经事的楚庄王,却一如既往地躲在深宫之中,整日田猎饮酒,不理政务。他对外面的烽火连天、百姓的水深火热视而不见,对国家的危亡充耳不闻。朝中之事交由成嘉、斗般、斗椒等若敖氏一族代理,自己则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

王宫的门口,甚至挂起了一块大牌,上边赫然写着:“进谏者,杀毋赦”。这几个大字如同寒夜中的冷风,让那些心怀楚国、忧心忡忡的大臣们望而却步。

然而,在这看似绝望的局势中,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他便是大夫苏从。苏从是楚国的忠臣,他眼睁睁地看着楚国在危难中沉沦,心急如焚。他深知,再这样下去,楚国必将灭亡。于是,他抱着必死的决心,闯入了王宫。

楚庄王正在宫中与一群歌姬饮酒作乐,看到苏从闯入,脸上露出了不悦之色。

“大王,如今楚国危在旦夕,外有强敌入侵,内有饥荒肆虐,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您却在此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难道您要眼睁睁地看着楚国灭亡吗?”苏从声泪俱下,言辞恳切。

楚庄王听了,脸色一沉,喝道:“大胆苏从,你难道没看到宫门口的牌子吗?竟敢违抗王令,前来进谏,难道你不怕死吗?”

苏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楚庄王,说道:“大王,臣当然怕死,但臣更怕楚国灭亡。如果臣的死能唤醒大王,让大王重振朝纲,拯救楚国,那臣死而无憾!”

楚庄王听了苏从的话,心中猛地一震。他看着眼前这个忠心耿耿的大臣,心中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感。他沉默了许久,忽然站起来,动情地说:“大夫的话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说的办。”

随即,楚庄王传令解散了乐队,打发了舞女。他的眼神中不再有往日的迷茫与放纵,取而代之的是坚定与决心。

“苏从大夫,从今日起,寡人要改过自新,重振楚国。但还望您能助寡人一臂之力。”楚庄王紧紧握住苏从的手,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苏从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跪地行礼:“大王能如此,是楚国之幸,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此,楚庄王仿佛变了一个人。他开始励精图治,每日早早地便上朝处理政务,与大臣们商讨国家大事。他深知,要想让楚国强大起来,必须要有贤能之士的辅佐。于是,他广纳人才,任用孙叔敖为令尹。

孙叔敖上任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兴修水利,鼓励农耕,减轻百姓的赋税,使得楚国的经济逐渐复苏。同时,楚庄王还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能之臣。这些大臣们齐心协力,为楚国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军事上,楚庄王整顿军纪,加强训练,打造了一支精锐之师。

喜欢烘炉记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烘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