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秦云东如约走进钟超凡的房间。
“云东,坐。
开了几天的会,累不累?”
钟超凡今天很清闲,没有再不停审批文件,舒服地和秦云东面对面坐在沙发上。
“即将迎来历史机遇期,我不敢累啊。”
秦云东笑着回答。
“你认为是机遇期,有的人认为是严峻挑战,甚至喊出了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哈哈。”
钟超凡大笑起来。
“我们省里定义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所以两种观点都不算错,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但是悲观情绪的同志工作起来会畏首畏尾,把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坛坛罐罐护得严严实实,生怕落得个卖国的骂名,那性质就很严重哩。”
“我明白钟书记的意思,大家从来没有经历过国际竞争的洗礼,心理需要适应。
我愿意打冲锋,用实践证明开大门走大路并不可怕,道路会越走越宽阔。”
“云东,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会议已经结束,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你的职责不只是带领临江市乘风破浪,更要在我省树立起一个标杆,让胆怯者有勇气,让反对者闭上嘴。
任重道远,但这副担子舍你其谁?”
钟超凡给予了这么高的期待,秦云东始料未及。
但秦云东的个性向来是越挫越勇,他并没有感到压力成倍增加,反而有了大战在即的兴奋感。
“我会尽心尽力去完成省里的重托,但是也请省里再给临江市多一些松绑的政策。”
秦云东趁机拿出一份报告,并简要讲述了一直思考的权力下放问题,行政事务决定权移交给基层就地解决,减少令出多门纷繁复杂的审批程序,增强反应速度提升行政效率。
钟超凡边听边翻了翻报告,然后把报告递给了秘书蒋廉。
“你的思路很好,我个人很赞成。
上面的婆婆太多,而且不乏恶婆婆,这让下面的媳妇左右为难啊。
但是我丑话说前面,你别抱希望太大,我不能保证最终结果如你所愿。”
“我理解钟书记的处境,咱们尽力而为就是了,我没有过高的期待。”
“哦?你说说我的处境是什么?”
“大时代的洪流泥沙俱下,各种意见和团体利益必须兼顾,为了保持稳定团结,需要做出必要妥协。”
“不愧是我省的理论家,思路清晰,看问题很准,理智冷静接地气。
做事情不能理想化,更不能急躁不顾现实条件,你冲锋陷阵难,我在后方操持家务也难啊。”
钟超凡很欣赏秦云东,再次赞扬了一句,但很快又发出感慨。
简政放权肯定是好事,但放权意味着一些单位部门丧失权力和地位,必然招致激烈反抗。
一旦操作不够谨慎稳妥,非常容易会让大船翻覆。
秦云东对现在的局面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当即表态。
“钟书记,只要有恒心,不管有多少阻碍,日拱一卒,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哪怕我的申请报告没有批准,我保证不会有情绪,该干的事一样也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