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东心平气和向何铸解释收购红星厂的初衷。
他经过研究各种数据,认为国内的经济发展势必会向更高阶迈进。
改革初期卖袜子、雨伞、圣诞树的产业终究会走向没落,而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一定会成为国家新一代的发展方向。
现在临江市的工业基础相当不错,但产业集群还不够完善,红星厂加盟临江市意义巨大。
何铸沉默片刻,还是摇摇头。
“云东,你说的都对,但省里是鲍乾清把持,他不会像你这么考虑问题。
此人对你我早就居心叵测,说不定就是他故意下发此文件,就是要捆绑住我们的手脚,只要被他抓住把柄,他就会大做文章,临江市和你我都要出问题的。”
何铸忧心忡忡地劝阻秦云东冷静。
经过两年多的基层工作经历,他现在变得更加务实。
他对自己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临江市非常爱惜,不想让临江受到一点意外伤害。
如果秦云东一意孤行,万一遭到鲍乾清撤换,那临江市就塌了半边天。
如果他也被牵连,那从此就可能和临江市绝缘,这是何铸无法承受之重。
“老何,你的担心也是对的,我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决定是百分百的正确。
但是机遇可遇不可求,如果现在放弃收购,红星厂很可能撑不过半年就要倒闭,到时候人散了,设备毁了,那就是巨大的损失。”
秦云东当然很理解何铸的心情。
他也想好好给何铸讲道理,让他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
“老何,人和一座城市一样,一辈子能赶上几次机遇?如果我们顾虑风险,考虑个人得失,失去了发展机会,你我将是临江历史的罪人。”
秦云东虽然说得很诚恳,但一番好意并没有被何铸接受。
蒋廉坐在一旁虽然没说话,但他感觉不妙。
秦云东和何铸两人谈话的目的不在一个频道,变成了各说各话,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这种不一致是因为立场站位和格局的区别造成。
秦云东讲的是战略选择的理由,何铸考虑的是战术落实。
本来这也没什么,但秦云东最后说到历史罪人,明显语气太重,肯定会刺激到何铸。
果然,何铸倏地站起身。
“秦书记,我说的是现实情况,你却怎么就听不进去呢?省里已经叫停了槐荫市的国企改革,意思很明确,那就是让这批国企自生自灭再卖给私企。
而你非要坚持自己的态度。
横插一杠,救不了红星厂,还会让我首当其冲遭到约谈,我的工作不好做啊。”
何铸改称“秦书记”
,说话的语速很快,调门拉高,看起来是真的急了。
秦云东冷冷地看他一眼:“不好做就不做。”
此言一出,何铸和蒋廉都愣住了。
难道秦云东要和何铸翻脸了吗?
蒋廉连忙起身打圆场。
“云东,你别误会,老何没别的意思,他只是和你商量……”
“没商量!
我是临江市第一负责人,谁不愿意在我手下干都可以走!”
秦云东瞪起眼睛,说话的调门也提高了八度。
蒋廉一下子被噎住了。
这还是他来临江后,第一次见一把手和二把手翻脸吵架。
本来想劝架,没想到把自己也捎上了。
何铸也没想到秦云东突然翻脸,说话又像是在撵人,他的面子下不来,只能赌气喊了一句“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