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拿不出结果,我只能向上级申诉,到时候大家不只是颜面问题了。
另外我还要建议对举报信进行追查,对于恶意中伤的背后黑手要揪出来严惩不贷。”
看到戚书记真的恼火,汤维汉只好摘下花镜,点名让鲍乾清发言。
“乾清同志,我看过材料,纪委调查的资料很详实,收集到的证据也很扎实。
你看呢?”
“我和维汉同志的判断是一致的。
戚书记也不用着急上火,严肃查清真相,把结论做得再扎实一些,这也是对卫敏同志的爱护嘛。”
鲍乾清又是连连点头。
但他并不打算让举报信的事收尾,他还想让这件事继续发酵,让流言蜚语达到三人成虎的结果,产生莫须有的负面影响。
“只是……一封匿名举报信只是个别人的看法,戚书记闹到要查人抓人,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戚书记感觉到鲍乾清满满的恶意,马上辩驳。
“乾清同志,卫敏是临江市政法委书记,受到举报怎么能没个说法,怎么能没个结论,那会对卫敏同志带来怎样的影响和痛苦呢?就算是普通人,如果听到对自己不好的话,都会生气,更何况是对临江市的高级干部的诬陷,此风不可长,而且我高度怀疑有人别有用心……”
“戚书记不要大惊小怪嘛,俗话说得好啊,没做亏心事,咱们就不怕半夜鬼叫门嘛。
有人举报了,并不等于问题就存在。
组织上对卫敏还好是信任的,所以这两年卫敏同志不是一直照常工作吗?”
鲍乾清的发言很温和,但充满了职场PUA的套路。
他假装大度说自己信任,真正的目的还是希望让这个事情说不清。
说不清,才能理不清,才能让卫敏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也会间接牵连到秦云东的头上。
毕竟举报信中说秦云东和卫敏之间有作风问题。
戚书记见鲍乾清又在兜圈子,不想得出结论,于是停止和鲍乾清辩论,转而想寻求班组成员对自己的支持。
“乾清同志的意思我明白了,其他同志还有什么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支持戚书记一方的人就要尽快组织语言,哪怕是重复戚书记的理由和观点。
虽然没有建设性的推进作用,但也会引导局势的倾斜。
作为钟超凡任内的班组成员,统战部长孙方磊第一个开口。
“我看,这个案子事实清楚,没有必要再讨论了,一切委托给纪委做结论就行了。
你说呢,贾副书记?”
孙方磊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顾鲍乾清的暗示,这就已经是明确的站队表态。
但是他没有更多的理由陈述,无疑加分效果并不理想。
孙方磊退而求其次地把话语权把话语权抛给了同一阵营的专职副书记贾镇亮。
“既然问题已经调查两年,并没有发现卫敏同志有什么过错,那就应该到此为止吧。”
贾镇亮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作为名义上的三把手,他说话还是有分量的。
没想到戚书记一下子有了两票支持,鲍乾清的眉头不由微微抖了抖,他发现局势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