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维汉笑着从文件框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秦云东。
秦云东疑惑地看了看汤维汉,拿起文件只看到文件的标题就为之一振。
这是向海关呈交的关于在W省成立出口加工区的申请。
“2000年10月,我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成立,从四年运作的结果看,对于拉动出口的效果非常显著。
经过争取,我们省现在也给了一个名额。
现在省里分为两个意见,有人认为要扶持省城,有人则说应该给外贸底子最扎实的临江市……”
汤维汉虽然没有点名,但秦云东基本上知道两派都是谁。
这一次汤维汉还是以仲裁者的身份置身事外,但能把申请报告让秦云东看,已经说明他心有所属。
秦云东会心一笑。
“按说,省城是全省的领头羊老大哥,临江市应该谦让,但出口加工区需要有很强的对外加工能力,省城主要金融业和文化产业发达,制造业偏弱,所以临江市就当仁不让了。”
“你分析得很对,省城的战略规划就是省域的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和金融中心,如果把出口加工区放在省城的确不合适。
但按传统观念,什么好的政策都要优先照顾省城。
所以呢,伍东市长也是积极争取志在必得。
只是每个省只有一个名额,这就让我很难办了。”
汤维汉明显倾向把出口加工区的名额给临江市,但他又不愿意表达出自己的偏向性,故作为难是让秦云东给他找个能说服大家的理由。
“汤书记,2002年上级批准了八个省的出口加工区,其中有六个都不是省会城市,这说明其他兄弟省都采取了实事求是的做法。
出口加工区要办出效果,没有雄厚的外贸基础是不行的。
明知道省城不具备条件还要给它,发挥不出加工区的优势,这个责任也很大。”
“是啊,你说的没错……”
汤维汉轻轻咕哝了一句,但并没有做进一步表态。
想要把出口加工区给临江市,鲍乾清这一关需要突破,仅凭事后负责这一条根本吓不倒他。
秦云东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汤书记,我推荐一个人出面做工作,肯定会让此事迅速达成共识。”
“哦?谁有这么大的本事?”
“甄宣投资集团CEO宣锐。”
“宣锐这个名字这么熟悉……他是……”
“宣锐的父亲是宣南林。”
“宣南林……你说的是龙都那个宣部长……”
汤维汉瞪大了眼睛。
秦云东随即介绍说,宣锐做的是出口代理生意,他没有把W省的分公司建在省城,而是选择入驻临江市,这就已经说明他更看好临江的外贸前景。
“宣锐肯定更支持出口加工区落户临江市,他如果利用他父亲的影响力私下里做工作,您的难事就不会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