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客没问题啊,但吃食堂是不是没诚意啊。”
佟阳有些过意不去,但拗不过秦云东,于是向服务员要了一个包间,点了四个最贵的菜。
食堂的饭菜都很便宜,即使是最贵的菜也不过是二三十块钱。
“我下午想了想,督察组主要是要对云峰新城问责,只要云峰新城能重新启动,督察组也就没必要揪住这件事不放。”
秦云东吃了一口菜,讲出解决云峰新城的基本思路。
“云东,我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问题是怎么启动。云峰县的老百姓死活不搬迁,当年还为此发生过冲突,我是没有办法让云峰人搬过去。”
“云峰老百姓当然不愿意搬迁,他们大多数都是老门老户,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都住在那里,怎么舍得轻易搬迁。况且新城配套设施跟不上,厂矿企业也不过去,总不能让老百姓看病上学跑几十里路回老城吧?”
“的确老百姓有现实困难,那又该怎么启动新城呢?”
佟阳为秦云东倒了一杯酒,双手递过去。
秦云东接过酒杯喝了一口酒。
“你先说说,当初云峰新城选址的理由是什么?”
“理由非常简单。因为云峰县城距离中安市比较远,当初只是为了让云峰县和中安市更近一些,方便管理和联络,所以就把新城修建到距离中安市区只有五公里的地方。”
“云峰新城不只是距离中安市区近了不少,而且还和沙阳县接壤。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云峰新城划归沙洋县呢?沙洋县的人口多,经济实力比云峰县好,完全可以把云峰新城变成沙洋新城嘛。”
“咦?你的这个思路很新颖,我还真没有想过……但沙洋方面未必肯答应吧?”
佟阳低下头看着杯中酒陷入沉思。
“树挪死人挪活,云峰新城建好就不能动了,但人可以流动起来,云峰人不去,那就让沙洋人去。一个地方的人觉得是垃圾,但另一个地方却能当宝贝看,区域之间往往存在不同需求。”
秦云东接着说,他在互联网研究过云峰新城所处的位置,客观地说,选址非常有眼光。
新城位于中安市区、沙洋县和云峰县三地交接处,不但周边有四条县级公路,而且距离省道和国道也非常近。
过去城市要临水而居,现在城市必须要具备交通优势,无疑云峰新城的先天条件非常好。
沙洋县是远近闻名的豆类副产品之乡,豆腐、豆筋、豆皮、豆干深受各地欢迎,他们要想进一步发展食品加工业,快捷的物流是关键基础设施。
因此,云峰县看不上的新城,在沙洋县人看来,绝对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云东,还别说,你讲的真是那么回事啊。”
佟阳已经被说服,他已经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
高兴之余,佟阳很佩服秦云东的眼光精准,比他这个干了五年的副市长还了解中安市。
“但是我还有一点不安,云峰新城在云峰县的范围内,如果划给沙洋县,云峰县肯定不答应吧?”
“地级市根据经济发展进行区划调整是很普通的事,如果云峰县实在觉得吃亏,那就让沙洋县给他补一块面积相同的土地,这根本不叫事。”
秦云东信心满满,不认为云峰县会对新城划拨给沙洋县有多大的抵触心理。如果他们那么在乎,也不会迟迟两年没有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