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目前的拍摄效率和速度,二十世纪福克斯准备的35MM胶片数量恐怕不够。”
片场拍摄间隙,已经挑起剧组部分工作的盖尔·加朵找到了墨菲,谈起了摄制组刚刚报上来的一个情况,“我联系了柯达在巴黎的经销商,但他们的库存不足。”
墨菲轻轻点了下头,说道,“你马上联系卡拉·费斯,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仓库里面应该还有存货,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空运过来。”
“我这就去做。”盖尔·加朵准备离开,忽然想起一件事,提醒了墨菲一句,“我听到一些传闻,据说柯达近况不佳,随时都可能破产。”
“我知道了。”墨菲微微皱眉,说道,“去忙你的吧。”
柯达面临破产,对于所有喜欢使用胶片拍摄的导演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这家著名的胶片公司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境况不佳,数字技术的发展几乎把他们逼上悬崖,去年和今年的经济危机,想必也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即便不破产能过了这一关,恐怕也熬不了几年。
随后墨菲让盖尔·加朵特意关注了一些这方面的新闻,毕竟柯达的情况,会关系到他以后的拍片选择。
根据盖尔·加朵提供的资料,柯达公司暂时还能挺住,关系到整个电影行业的胶片生产也不会终止,而且柯达也与好莱坞六大公司达成了一份新的协议,将会继续为好莱坞提供优质的电影胶片,像昆汀·塔伦蒂诺、大卫·芬奇和雷德利·斯科特等导演,仍然表示会以胶片拍摄自己接下来的作品。
媒体上面,还出现了“好莱坞大导携手拯救柯达电影胶卷”的新闻,推动好莱坞电影公司与柯达达成协议,保证生产及售卖一定数量的电影胶卷。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胶片生产商,从2004年至今,柯达电影胶片的销量下滑了足足百分之九十二。
即便墨菲本身也经常使用胶片拍摄,但他很清楚,数字技术完全取代胶片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剩余的只是时间问题。
尤其业内人士对几位好莱坞导演的努力并不太看好,表示这虽然能救得了柯达一时,但最终还是会被更加便捷的数字拍摄所取代,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对于年轻导演,胶片将会增加他们的拍摄成本,数字拍摄的方式比较适合。
当然,作为一个导演和电影爱好者,墨菲也不想看到电影胶片消失。
一股微弱的酸味,那是胶片的味道,一架能支起两个转盘的放映机,一本本圆圆的胶片盒,在一块白布的反射下,聚焦成光影……曾几何时,这就是墨菲对电影的所有记忆。
自从数字技术出现以来,胶片和数字技术孰优孰劣的争论就没停过,胶片的艳丽和数字的冷峻,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
数百年来,影像的世界一直是以胶片作为时间轴的,胶片见证了电影的发展史。但高速而先进的数字科技时代的到来,让那个手工放映、承载着无数温热回忆的胶片时代轰然崩塌。
坦白地讲,胶片的落寞是技术和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近几十年来,电影产业的每一次革新,都是由一系列好莱坞主导的行业标准催生的。35mm、每秒24格、宽银幕技术、3D……无不如此。
不过,好莱坞片商喜欢数字电影,并非因为它影像上优于胶片,而在于其物美价廉。
想想看,一部90分钟的电影,胶片长度差不多3000米,需要五六个拷贝,每个拷贝重约25公斤,要挨个的影院人工递送。而数字电影,一个加密数字硬盘甚至一个U盘就够了,足不出户,通过卫星就能直接传输交付给影院。
再算笔账,制作胶片拷贝的成本高达2000美元以上,但是一个数字拷贝也就几百美元,在此种考量下,好莱坞乃至全世界的片商们会做出何种选择,也就不言而喻了。
只要技术的发展在继续,就总会有被淘汰的旧技术,但在一部分导演眼中,数字技术替代胶片本质上不是所谓进步,顶多是进步的幻象,他们认为胶片在色彩还原和饱和度依旧优于数字技术的时候,就被强行扫入博物馆和仓库,难免让人感到委屈。
剧组的胶片储存短缺的问题没有影响到拍摄,在盖尔·加朵联系到卡拉·费斯后,二十世纪福克斯动用了自己的库存储备,直接空运到巴黎足够的35MM胶片。
有二十世纪福克斯这样的大公司支持,像是筹备、拍摄和宣发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其实根本算不上问题。
如今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凭借一体化战略,成为了好莱坞的领头羊之一,这包括横向和纵向两种向度。
一体化战略能够建立某种关联达到资源共享,实现协同作战作用,最终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新闻集团的传媒公司横跨广播、影视、报刊、出版社、因特网等,集团内各子公司拥有的优秀稿件统一调配,提供给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
横向方面,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通过收购扩张,拥有福克斯有线电视,福克斯电视和福克斯新闻,福克斯音乐和福克斯电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