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天上人间所在(2 / 2)

便是连应卯的仆从也不派了。

裴绍人手不足,分身乏术,这番退出,本也合理应当。

然此时皇上正下达了旨意。

要内阁司与御史台联合整查大离所有登记在册的官员。

林昆、任重以及陆幼龄三位官员先后贪腐。

已然触动了皇上的警线。

皇上虽因时势和民心根本。

并未将陆幼龄的事大宣于人前,但政不容腐。

官不容贪,不说京城那等偏僻新立的州府都有倒卖官盐。

欲要只手遮天的贪官,便是京城之中。

天子脚下,都有以权谋私、涉足黑商的腐官。

这等情况,皇上不可不防,他甚至能想见。

在大离其他各州各府,还有多少唯利是图之辈。

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但若是水太混浊。

那水下该是何等野蛮景象?

河底的鱼虾早晚会被凶猛大鱼吃完。

及到那时,垂钓人岂不汲汲无获,望水兴叹?

皇上抓腐之心犹如先帝,此旨一下。

内阁司与御史台即刻便汇聚到了一处,由皇上宣传入宫。

内阁司是由先帝一手创办,其官史短暂。

更不必说其职权之特殊。

此两项便叫这内阁司完全脱离现有的官府编制。

成了大离官员们最想巴结的特殊存在。

御史台则不同,御史台监察百官,且在先帝尚在时。

这御史台便全权交由成王宋廷管辖。

于公于私,御史台后台强硬。

大离官员们纵是怨怼惧怕也是半点偏言激语都不敢言说。

此时皇上将此二部纠集到了一处,大事面前。

这二部能担起分量的上部官员。

自是此时此刻皇上要宣传入宫的对象。

御史台自是好说,成王必是要在。

且必要有御史大夫谭本徽和御史中丞黄允。

内阁司则不太好说。

驸马沈榷虽是内阁司监丞,一司之首。

但前不久皇上亲下了旨意,将宣平侯裴绍调往内阁司。

此举于内阁司而言,不论帝心如何作想。

只论人情脸面,这宣平侯贵为一位亲王。

凡事自然不好避开这位国舅公。

且不久前宣平侯还助过沈榷。

于公于私,沈榷都无法忽视宣平侯裴绍。

裴绍不来应卯,说是为了筹备求雨大典。

但他这般撂挑子不干。

沈榷也是不置可否,内阁司监司常澍对此表示:

“无外乎人说宣平侯为不知王。

宣平侯这等心性,真是担当地起。”

此等论话已带上了轻视之意,沈榷不知如何替这裴绍辩驳。

却也不想随其言说加以描污。

沈榷既能中立于朝堂,自是有一番识人断物本领。

他瞧得出来皇上并不想将实权交托于裴绍手上。

且隐隐能察觉出皇上对裴绍有打压忌惮之心。

然碍于裴绍身份,碍于裴绍现任于内阁司。

皇上发话宣传内阁司入宫。

那此时这个宣平侯到底能不能派人去请?

未等沈榷纠结明白,成王竟先到了内阁司门外。

沈榷闻见成王一众行装整齐。

秩序哗然,便知成王是要入宫面圣。

沈榷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徒有惊讶。

但听成王说此番乃是顺路。

便觉察出其中大大的不对劲来。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