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点睛之笔(1 / 2)

薛涛沿街走过,一边走一边指手画脚,他图好方便。

也自觉东城治安不错。

便直接将他手下所有人手以及京兆府所派来的。

所有官差全皆放到了五衡街和东大街上。

两队人马集合一处,沿街稀疏站好。

组成了一条绵延数十里的人墙,便是杨延辉和赵青两个捕头都没落下。

全皆站在了道路边侧。

这等布局大约只有薛涛能办得出来。

他又嘱咐了众手下,叫底下人务必看好围观百姓。

且必要怒目圆睁,不能和颜悦色。

不然百姓见之不惧,吵嚷拥簇到了路中,岂不要坏事?

军卫官差们一个接一个的将薛涛的话传了下去。

他们即刻便摆好了架势,有些用力过头。

瞧着竟非常凶狠,仿佛下一刻就要拔刀砍人一般。

百姓们完全不敢与军卫官差们对视。

他们一个个既眼神躲闪又十分好奇地沿路盼看。

却都缩头缩脑,十分之不敢放肆。

是以裴绍队伍行进过来,见到的景象便是。

沿路两侧由官差军卫们组成的人墙勃发着取人狗命的骇人气。

而道路两侧集聚的百姓人群则一边笑一边胆战心惊,矛盾至极。

薛涛也没想过眼前情况会变成这般。

他哑然失笑,却是越看越憋忍不住,他这厢憋笑憋得辛苦。

眉眼拧在了一块,嘴角也抽得愈发奇形怪状。

眼见裴绍的车马终于行过五衡街,薛涛再也忍不住,放声哈哈笑了起来。

薛涛觉得自己这回真是威风极了。

几句令下便叫自己手下乃至别人手下俱都照做。

此等风光真是比他当日上任巡街时还要可乐!

祈雨大队一路热热闹闹地行入东大街。

由东大街继续东行十里,便到了龙台。

裴绍车马行入龙台后,车马归置妥当。

人手各就各位,依次站好位置,裴绍同钦天监监正康培会见。

又有宫内太监上前呈报流程,再次进行确认。

与此同时,皇宫青龙门大开,轻甲骑兵在前开道。

烈烈旌旗迎风招展,两侧还配以鼓手乐班。

声声鼓锤之声响彻心头。

洋洋洒洒的大队伍仿佛流水一般地从青龙门走出。

百姓瞧见队伍先头的乃是都尉统周信和禁军统领张拓。

这二位将军俱都身穿窄袖行装,黑发高束,十分利落,且都神采奕奕。

骑兵之后跟的是皇城禁卫军。

在后面便鱼贯而出地跟着一长串的太监宫女。

若说先前裴绍车队里那四位娇俏婢女乃是点睛之笔。

那现下皇上大队出发,便是桃李芳菲。

一派庸华,无与伦比的绮丽,叫人目不暇接。

“这果然啊,天子的阵势就是不一样啊!”

挤在远处无法上前的百姓们纷纷感慨。

再一想到先前裴绍的车队,便觉得王爷还是王爷。

无论如何都无法与天子车驾相比拟。

长长两队宫人从青龙门全部走出后,却是不停。

又动了起来,他们步调一致且不疾不徐地列队分开。

两队宫人疏忽便被分为四队。

宫人之后接着的乃是一顶方正豪华、明黄璀璨的悬纱车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