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送份大礼(1 / 2)

科举的殿试过后,房玄龄四人都被赐予进士出身,按照以往的惯例,哪怕你是一甲状元也不可能马上就出任官职。

皆是会被分配到临安城的府衙之中挂个闲散的职务,然后就等着候补官职。

对于有些人来说,等了一辈子也不见得能混上一个九品芝麻官,所以这个时候身份就变得很重要。

即便李明乾言明要重用寒门,但其实真正的意义上的寒门又能有多少,大部分人都还是各个派系门下的门生故吏。

张居正毕竟是专门管理官员的吏部侍郎,虽然远在苏浙办事,但吏部的人还是会给他几分面子。

再加上房玄龄四人的身后还有李兆,吏部自然是不敢随意怠慢。

便是将四人都安排进了翰林院,出任编修,虽然只是七品官,但比起没有品级的庶吉士,这已经算是赢在起跑线上。

虽然翰林院看起来没有掌握实际大权,但在大唐却是十分重要的机构。

如果说内阁相当于是国务院,能决策国家各种政策,那翰林院就相当于是秘书机构。

同时也是作为培养核心官员的基地,如今朝堂上有一半的三品及以上的大员都是出自翰林院。

毕竟进了翰林院,便算是间接了进入了皇帝的政治圈子,同时有了和各方大佬碰面的机会。

就比如一个七品知县,虽然管着一县之地,但他可能这辈子都见不到内阁的大佬。

而同样是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则随时都有机会能进入文渊阁。

虽然当了官,但还是那句话,大唐的官员都很穷,一个七品官想要靠着微薄的薪水在临安城生活,几乎是不太可能,因此房玄龄四人还是住在李兆的太平园。

李兆对此是没什么意见,就算自己这几个学生要出去住,他也可能拿钱给他们买宅子。

不过房玄龄等人都是表示,愿意随时聆听教诲,李兆便是同意四人在府中的侧院里住下。

。。。。。。

李兆回到府上已经傍晚,厅堂里一帮子人正围在桌前等候,即便桌上的饭菜都凉了,但也没人动筷子。

秦思思见李兆回来了,连忙站起身:“殿下。”

房玄龄四人亦是站起身拱手道:“拜见老师。”

虽然李兆一再说明,自己的府上不用这么多规矩,搞得很麻烦。

但这些家伙很明显不可能按李兆的意思来,毕竟在他们看来,规矩是不能坏的。

虽然九殿下和其他皇子都不一样,但正因为这份不一样,才让他们更加尊敬。

秦思思朝下人吩咐道:“把菜都拿下去热热。”

郭嘉看出自己恩师的心情不错,不禁开口道:“恭喜老师,今日进宫应该没有白跑一趟。”

李兆在秦思思身侧的主位上坐下。

这几个人里面当属郭嘉的心思转的最快,只是看自己的神情就猜到一些端倪。

“那你再猜猜,为师进宫办了件什么事?”

郭嘉低头思索片刻后开口道:“科举舞弊一事?”

李兆摇摇头,虽然科举舞弊一案闹得沸沸扬扬,但其实李兆并不关心,毕竟又没波及到他。

而李兆也知道为什么李明乾会发这么大的怒。

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这也让原着里的剧情发生了偏移,毕竟原着里李明乾对科举舞弊一案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闹得这么风声鹤唳。

但换个角度来看,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情的结果是好的,至少还了天下读书人一个公平。

虽然这个公平也只是短暂的,甚至也不是绝对的公平。。。

房玄龄拱手道:“学生觉得,是河南道的水患一事。”

李兆笑了笑,赞赏的夸了一句。

“还是小房的政治敏感度高啊。”

四个人都疑惑的互相看了一眼,啥叫政治敏感度?

李兆接着便将兴修天下水利的事情和众人说了一遍。

在了解完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四个学生皆是露出崇拜的眼神。

老师不愧是老师,这才是大义啊!一年三四百万两,就把天下水利都扛在肩上,谁能做出如此伟大的壮举!

虽然他们知道老师在光雾山开办的水泥厂,也知道水泥对于修筑堤坝来说堪称利器,但对于李兆的举动,依然是心存满满的敬意。

毕竟李兆是他们的老师,不管李兆做什么,在这四人眼中那都是带着光环加持。

不多时,后厨便将菜肴都端上桌,经过李兆的培训过,后厨那帮厨娘的厨艺也是直线上升,比起晴文馆的淮扬菜也差不了多少。

李兆夹了一块鱼肉,众人这才纷纷开始动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