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乐的别院。
这里虽然没有太华丽的建筑,却也是别致。
韦巨溪躲的远远的,却一直在关注着太国舅窦乐的茶室。
茶室内。
窦乐坐在主位上。
柴绍、张士贵、程咬金作陪。
李道宗正在讲述关于萧枫给他建议的计划。
“太国舅,眼下九黎与六诏,还有许多小部落,虽说也没有什么生死的仇恨,可为了骠国现有良田的划分,以及骠国佃农的抢夺,出现了多次争斗,伤了不少人。”
李道宗讲的这种事情,在座的都能够想得到。
在晋阳的时候,有两个村子为争水源,别看只是用农具打架,打伤人次次有,打死人也是常有的事。
眼下,争的是良田,争的是佃农。
打起来,怕是次次都有人为此死掉,也不意外。
更何况,九黎人与六诏原本就有些相互的怨恨。
窦乐听着。
李道宗继续讲:“眼下,宁州这边,下臣已经将玉石矿区半封闭,只留下不到两百名亲信士兵看守,矿区的工匠也只有百人左右。”
“玉石,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却不能因为玉石而废弃了农桑。”
“宁州,黔州郡,都是多山少田之地。山,若是种药材、种茶,收益是高于种粮。自太国舅开疆拓土以来,朝廷上下便已经改变了方向,不再向狭县的山、河、谷、川去找耕田,依宁州而论,骠国那片大平原,便是我宁州的大粮仓。”
“但是,近两年来,人口暴增,若无远虑,依唐律,丁可分百亩田,便无法执行,此法受阻,民生必受影响。”
窦乐不由的点了点头。
在自己的时空,大唐第一次崩了,就是因为田不够分。
依当下的农耕水平,精心种植至少二十五亩田,才够一家人生活。
这个精心种植,必须还得是水田、上田。
若是想温饱,至少加十亩。
若是想有肉吃,还要加十五亩。
若是想穿上丝绸,再有杯茶喝。
八十亩是底线。
唐人是勤劳的,有田就一定会用心耕种。
李道宗:“太国舅,宁州需要西进。西进也可以将大唐的防线往西边推,压制吐蕃人。”
窦乐转过头:“程将军。”
“末将在。”
窦乐没再说话,只是清洗了茶壶,然后换上新的茶。
“程将军,这是泉州的新茶,几年前从野生的茶树中找到,尝试种植后,经发酵而成的新茶,此茶的受船员们喜欢,因为易保存,因为茶汤如葡萄酒,故名红茶。”
程咬金有点没反应过来,正说宁州呢,怎么提到茶了。
李道宗却也不急。
他相信,太国舅此时突然提到茶,不会没有原因。
宁州眼下最大的经济产业,是茶。
宁州的茶,大量的通过马匹运输到吐蕃,吐蕃人没茶是没办法生活的。
窦乐泡上茶,加上了糖,然后是奶。
泡好茶,窦乐将一杯茶推到了程咬金面前:“程将军,让野蛮人学会用刀叉,也会学会优雅,午后品茶也是一种生活。这片大陆若是每年可以有百亿杯茶,需要多少茶叶?多少糖?多少奶呢?”
程咬金接过杯子,先是闻了一下,浅尝一口后说道:“太国舅,老程不擅算学,不过秦王殿下若是来了,想必秦王府或许有人会算。”
窦乐:“朝堂之上,可有对天竺的讨论?”
程咬金没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