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贵英也觉得不可思议,她在江城农具厂宿舍里住了十来年,还怎么见过能裂砖并且没有丝毫损伤的铁锹,可再仔细看上一眼,她立即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转过身向着屋里喊了一声:“田启明,你赶紧出来瞧瞧。”
田启明正在屋里陪着连襟和小舅子说话,听见媳妇儿叫他,老大不愿意地走出来:“怎么了?”
孙贵英将父亲手里的铁锹拿过来,将锹头背面朝着田启明,语气有些急切:“你看看这是不是咱们厂里的产品?”
“瞎说什么呢,前两年厂子转型生产大型农耕零件之后,就再也没做过小农具,你又不是不知道,市场上怎么可能还有我们厂的东西。”
这两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的所有企业都开始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前是厂里生产什么,县里的农业局便安排卖什么,而现在是农民需要什么,厂里才做什么,小农具手的受众的确广泛,可大型农耕设备的消耗零件油水更足,厂领导在经过多方调研之后推动企业转型,以前的东西早已停产了。
嘴上这么说着,田启明看着有些眼熟的铁锹,心中也不免有些怀疑,突然之间,田启明的瞳孔猛地一缩,他终于看到了铁锹背面有几个凸起的小字:江城农具厂。
“爸,这铁锹是哪里买的?”
“就在县城市集里的一个小摊上,当时我从农业公司出来,老远就瞧见一大群人围在一块,就上去凑了个热闹。”老孙头呵呵一笑,似乎是在得意自己的这一个无心之举,“那摊位上有不少农具,当时很多人抢着要买,我还是好不容易才抢到这把铁锹的。”
听了老孙头的解释,田启明与孙贵英相视一眼,厂里早就不生产小农具了,现在外面还有人在卖,肯定是工人用厂里的废料打出来卖钱补贴家用。
可是一下子做出来这么多,那就不是用占点小便宜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能糊弄过去的,几把铁锹就得需要十几二十斤钢材,更何况老孙头说他还看见镰刀、铁铲等等一些其他产品。
“爸,卖这些农具的人长啥样您还记得吗?”
田启明意识到这不是一件小事,这帮人就是在占用公家资源为自己谋福利,简直就是厂里的蛀虫,作为中层干部,他有必要抓出这些害群之马。
“长什么样子我哪还记得,就记得是两个年轻小伙子,其中一个有点胖,白白净净,一看就是没怎么吃过苦,另一个高高瘦瘦,模样还挺精神。”
江城农具厂说大不大,算上所有的行政人员有着三百多号人的规模,田启明作为销售科长,自然不可能认识厂里的所有人,不过他还是通过老丈人的简单讲述认出了私自盗用厂里的材料生产农具拿出去卖的两个小伙子究竟是谁。
“高高瘦瘦的是唐沭,至于另一个小胖子,肯定是他的狐朋狗友邵先军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