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奏折大意可分为: “陛下,我想回去给你过生日!”; “陛下,臣想你了!”;“陛下,陇西这几天下雨了!”;“陛下,这里今年的枇杷特别甜。”等等几类!
这玩意儿,魏公公不是秉笔太监,也不知道该咋回…
另外六部那些故意刁难的鸡毛小事,叶凌也没惯着,想要为难他,那他就把这些奏折全都发回本部!
大事上处理也很简单,军费、税收,这些都有先例可寻,按照旧例来办,倒也算不得难。
辛苦忙碌一整个晚上,叶凌终于从堆积如山的奏折里面,找到鲁大师上的奏章。
“要不下一回让鲁大师直接把奏折送到府上?”
叶凌找的筋疲力竭,但心里也知道,正常送进朝廷的奏折,进宫之前都要有戳,不然他早就直接搞了个假的。
鲁大师这次在奏折里面一共说了两件事。
一,明州谢氏在查举考核推荐之中,存在任人唯亲,妒贤嫉能的现象。
二,明州谢氏的官员在当地鱼肉乡里,祸害百姓,闹的民不聊生!
作者上所陈述的两件事情言辞激烈,前因后果、脉络清晰,证据证物充足,甚至还有当地百姓万言书。
明州谢是这一次是怎么都跑不掉!
“找到了,终于是找到了!”叶凌又拿起另外一份奏折,一身孤寡的官员,向上递交的奏折,提出科举制度。
找到了,终于是找到了!
在众多奏折中,叶凌终于扒拉出来了这一本。
“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叶凌仰天长笑,声音嘹亮震天!
“殿下?”
魏忠批红的手一哆嗦。
这几天,这段时间,他总能感觉到谦王殿下,在成仙和成魔之间反复横跳。
神神叨叨,看上去,要多不正常就有多不正常。
“这个官的文章言辞还真是激烈!”
不愧是一身孤寡,但凡有点牵挂,都不敢写这样的文章!
“察举取仕,世家门阀,或困于是故旧,或迫于姻亲……”
“今人才乏少,且其学术不一,一人一义,十人十义,朝廷欲有所为,议论纷然,莫肯承听。”
“察举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察举以廉取人,则弊车赢马,恶衣菲食,凡可以中意者,无所不至,德行之弊就在于此。”
“设科立名以取之,策论为有用,政事言之,明经诸科,专取进仕……”
奏折很长,足足有上千字,一手蝇头小楷写的非常整齐好看。
这个奏折按照叶凌的意思,条分镂析将察举制度的弊端、朝中现状、大商的现阶段发展的需求,以及科举制度的详细方法全都罗列的清楚明白!
“科举制度?”
科举取仕?
魏忠只听见这几个字,手上的朱批就一个劲儿的哆嗦。
谦王殿下这是要干啥?
把天给捅个窟窿吗?
“哈哈,魏公公也觉得科举制度十分好!”
叶凌将这个奏折放到桌上最显眼的地方,一双好看的桃花眼让人捉摸不透。
还十分好?
谦王殿下这是不怕死吗?
这玩意儿哪里是个制度,分明就是催命符。
魏公公吓得快哭出来,跪在那里说道,“殿下,如今陛下不在,这种惊世骇俗的言论,您听老奴一声劝,这种事儿您还是别想了……”
“不想?就去做?”叶凌望着魏忠,这句话是带着笑容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