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来晚了啊!”陈燔拉着丫丫的手步入一个茶馆的包厢,见对面的邵燕的杯子已经空了,于是开口先道了个歉,“这是邵记者,这是我女朋友佟俪娅”
“没关系,”邵燕倒是不介意,本就只是临时的约谈,何况人早就发短信说明了理由。只是作为娱乐记者,她对短信里提及的“女朋友”这三个字颇为敏感,“您是石头里那个女孩儿?《斗牛》也看到了,原来你们是一对儿啊,我报道里能写吗?”
“能吗?”陈凡歪头看看自己女友。
佟俪娅小小的考虑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暂时不要吧,我签的经纪公司倒是不禁止这个,但是公开的话还得去提前申请什么的,挺麻烦。”
“哎,没事没事,我要写的也不是八卦!”邵燕也就是随口一问,又把目光放回到陈燔身上,“那我们开始吧。”
“好。”陈凡点点头。
之后的采访过程更像是聊天,而且邵燕和佟俪娅居然意外的投缘。聊到后来,俩人已经以“丫丫”和“燕子”互相称呼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知为何,“燕子”这个称呼总让陈燔想起那张哭叫的胖脸来。
临走前,丫丫还特地问了燕子一个问题:“你这包包哪儿买的?”
“啊?七浦路!上海电影节的时候买的。”
“从上海到卡维罗发利,这段时间里,陈燔这个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国内各家媒体上。本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这位极其年轻的新锐导演。
北京的一家茶楼里,陈燔导演和他的女朋友......”
晚上,邵燕听着录音笔,开启的码字模式,但想起丫丫的言语,于是及时停止,按下删除键去掉了女朋友这句。
“陈燔导演对自己的经历没什么保留,他把自己出身向记者娓娓道来......
采访的过程十分愉快,他对《斗牛》在网络上引起的一系列讨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地方,许多现实中不会有接触交集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交流。充分有效的沟通对着是人类发展史起到过无数的帮助,比如文字与纸张的诞生和传播、丝绸之路的开拓、郑和和西方的大航海等等等......”
这货太能侃了,他就不应该拍戏,应该开出租车去!写到这儿,邵燕不自觉的摇摇头,又接着继续敲击键盘。
“陈燔导演自己也是互联网大军中的一员,在某几个论坛中都十分活跃,今天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之后突然有了不少的感触。他说这几年的论坛上出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论调,其中不少都值得讨论,但一小部分论点却显得十分诡异,似乎只要涉及战争就是一片反思和大帽子。
而《斗牛》这部电影的评论区里,也出现了这一现象。举个例子来说,有人认为牛二作为一个饱受战争创伤的,不应该主动再去拥抱战争。陈燔导演对此只是一个劲的摇头,他说当初战争时期不少也是这么想的,打着不要战争旗号,主动投靠入侵者......‘需要反思战争的,应该是那些战争的发起者而不是受害者,受害者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拳头让这帮战争贩子去学会反思!’陈燔这话说得铿锵有力,完全不像个只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记者提醒陈燔,这番言论放到网络上可就要被扣上大帽子了。陈燔导演却毫不在意,他说他自己的几个ID,早就都自曝是‘自干五’了......”
喜欢小导演的升级路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小导演的升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