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1 / 2)

明珠

帝宠:深宫的爱,妃子的恨

从那碗温热的红花汤被灌进喉咙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这辈子再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

我那个孩子,他不是秉承着祝福降临的。

他只是一个牺牲品,一个皇帝用来转移前朝注意力,维护皇后声誉的牺牲品。

正是因为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一点,所以我才没有像葛贵人一样,得了失心疯。

我只是在清露殿布置了一个小佛堂供奉了菩萨,日日为我那可怜的孩儿祈祷,祈祷他来生再不要投胎于帝王家。

母亲进宫来看我,看到我一身素衣的模样,眼泪当即就落了下来:「明珠,你何苦这样呢,你还年轻,以后还会再和今上有孩子的。」

「以后,没有以后了,阿娘,那碗藏红花是董娇娆亲自灌我喝下的。」我的话语,平静无波。

皇帝想要的,是我不能生下这个孩子,董娇娆要的,是我再不能生下孩子。

「董氏贱人这个毒妇!」母亲忿忿不平,话语中浓浓的怨怼,「她这般张狂,今上就不管管她吗?」

「她在东宫的时候,就是这般肆无忌惮,今上纵着她,谁又能说什么呢。」

从前在东宫,董娇娆还是良娣的时候,就可以凭借着御乾华的宠爱,插手东宫事宜,殴打妾室,戕害皇嗣,虽说东宫没有太子妃,但是有侧夫人的,侧夫人还是董娇娆的嫡姐董淑娴,可即便如此,依旧无人能拿捏董娇娆分毫。

从前,东宫的人都说御乾华喜欢的是董娇娆那张艳若桃李的脸,所以才会对她多加纵容,可是后来御乾华登基为帝,又选了秀,纳了妃,可对董娇娆的宠爱依旧丝毫不改。

纵然来了一位比董娇娆更年轻、更妩媚、更善解人意的萧媚娘,可是依然没能动摇董娇娆的地位。

这么多年过去了,皇帝最爱的是皇后,最敬重的是萧媚娘,但最宠爱的依旧是董娇娆。

我十六岁入了东宫,做了御乾华的妾室,如今二十三岁,不过短短七年,却仿佛已过完了半辈子。

但董娇娆不一样,明明快三十的人了,却依旧娇纵肆意得仿佛少女。

「宫里这么多妃嫔,就没有能拿捏得住她的吗,竟由着她这样放肆。」母亲关切地替我捏了捏被角。

「皇贵妃和皇后是个不管事的,瑜妃和先帝的六皇子订过婚,不受今上待见,昭妃娘娘盛宠优渥,却是个不争不抢的,如此,谁还能管得了她呢?」

母亲不再追问,只是拉着我的手,涕泣涟涟。

「早知道会遇上这样的事情,我当初就不应该听你父亲的话,送你进宫参加劳什子的赏花会。」

当年,先帝驾崩,帝京大乱,远在西凉为质子的御乾华在西凉世子的支持下,带兵回京,以雷厉风行之势一举平定了叛乱,那段时间,帝京血流成河,不知有多少宗室血脉成为了刀下亡魂。

先帝十五个儿子,被御乾华杀了十二个,其中就包括董太后的亲儿子,先帝从前最宠爱的六皇子,与瑜妃董淑娴曾定亲的英亲王。

后来,御乾华为了挽回名声,尊了董太后为嫡母,又以太子的身份,为先帝守孝三年这才正式登基为帝。

期间董太后没少以嫡母的身份,为他添堵,其中就包括在宫里举办赏花会,从一众帝京闺秀中挑选了六名女子赐给御乾华为妾室。

然后又把嫡亲的侄女,从前她儿子的未婚妻塞入东宫,给御乾华做侧妃。

我就是那六名以妾室身份抬入东宫的女子之一。

我的父亲,是先帝时期的侍讲,虽然名为清流文人,实则是最寒酸不过,若不是有母亲的嫁妆作为支撑,只怕还得在京中租赁房屋而住。

不同于那些世代书香的耕读之家,父亲是真正始于草野的,为了供他上学,整个家族都用尽了全力。

直到父亲中了举人,被府城的一位布商看中,许以爱女,送予了诸多金银珠宝做陪嫁,家中的情况才得以改善。

士农工商,商人是最底层的,外祖父看中了父亲的前程,父亲看中了外祖父的财富,这一桩婚姻倒也是门当户对。

母亲刚刚进门的几年过得很惬意,父亲疼爱,婆母敬重,直到因为生我伤了身子。

我出生的那一日,正是父亲高中进士的日子,父亲高中二甲第一名,位列传胪,门子来报喜,母亲一高兴就早产了。

父亲很高兴,金榜题名,初为人父,双喜临门,所以即使我只是个女儿,他也很开心,为我取名明珠,意为掌上明珠。

母亲却不太开心,因为早产,她伤了身子,再不能生育了。

父亲虽然在翰林院做了十多年的小官,郁郁不得志,但在家里,他却是一个极好的夫君和父亲。

祖母屡屡逼父亲纳妾,但素来忠孝的父亲每次都义正言辞地拒绝,母亲既欣喜又愧疚。

为了能怀上孩子,母亲暗中尝试了很多偏方,一碗碗醋汁子般的草药灌下去,直到被父亲发现,以休妻为威胁,母亲这才罢休。

「哲修,是我对不住你,无缘为你生个孩子,百年之后你连个摔盆的人都没有。」父亲倒掉了母亲的药汁后,母亲终于忍不住号啕大哭。

「胡说些什么呢,大哥和二哥都有儿子,以后能不祭祀我这个做三叔的!」父亲温和地安慰她,语气一如既往的温柔。

「要不你纳个妾室吧,或者是我陪嫁的丫鬟,你看中谁了,我给她开脸。」母亲小心翼翼地开口,不是试探,是真心实意的妥协。

「我谁也不要,这辈子有你和明珠就足够了。」父亲平静的话语回荡在房间里,话语里是不容置疑的拒绝。

屋外树叶婆娑,沙沙作响,阳光暖融融的,有夏蝉的喧嚣,空气中弥漫着夹竹桃淡淡的清香。

年幼的我就站在他们身边,看着父母郎情妾意的模样,甚是不解,不明白母亲为何又哭又笑,不明白父亲的语气为何那样严厉,母亲为何又那样高兴。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那种感觉,叫爱,一生一世一双人,海誓山盟两不疑的爱。

父亲给予母亲全部的爱意和敬意,母亲也给予了父亲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她容忍了祖母的粗鲁和泼辣,给大伯和二伯一家,在京城置办了店铺和庄子,让整个田家都得以在京城安居乐业。

庄户人家虽然会因为蝇头小利而闹得鸡飞狗跳,但不过是穷罢了,不会像大富人家那般勾心斗角。

母亲对他们以真心,大家也回报母亲以真心,二伯母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在我三岁的时候,又生了小儿子,然后洗三没过,就直接抱给了母亲。

「二嫂,你这是做什么,这是你的亲生骨肉,我怎可夺人子嗣?」当二伯母抱着孩子上门,说要将孩子送给母亲做儿子的那一刻,我看到了母亲眼里的惊喜,但随即又是果断的拒绝。

「三弟妹,你且听我说,若不是有你,我们家的文儿、武儿和斌哥不可能都进了学堂,明兰也不可能嫁到那样的好人家去,如今文儿都要娶亲了,我膝下不缺儿孙,这孩子的降生本就是意料之外,所以我希望你能收下他。」

五弟就这样到了我们家,成为母亲的孩子,我入宫的时候,他已经是头角峥嵘的半大少年了。

有父亲宠着,母亲娇惯着,我原本是没必进宫博那缥缈不定的荣华富贵的,可我太清楚朝中没人的可怕了。

大黎的等级是那样的森严,世家、寒门、庶族泾渭分明,高高在上的名门世家把持着朝堂的权力和官位,如父亲这般寒门崛起的官员出头更是难如登天。

朝堂之上,但凡能有人帮父亲说句话,提携一二,才华横溢的他就不会在翰林院一做就是十多年的小官。

但是,被世家把持的朝堂,没有人会帮父亲说话,若是他娶了世家女,情况或许会改变,可是他娶的偏偏是再卑贱不过的商家女。

一个家族想要崛起真的太难了,我不愿意父亲一生郁郁不得志,不愿意堂兄和弟弟再重复父亲的遭遇。

所以我要入宫去,为我的家人,我的族人,杀出一条血路来,博一场荣华富贵,让田家在帝京彻底立足扎根。

比起勾心斗角,风云诡谲的朝堂,后宫不过是女人的沙场,便捷得多,也容易得多。

于是我同父亲阐明利害,求他送我入宫参与太后的赏花宴。

我是以妾室的身份进东宫的,连个最低级的良人位份都没有,可我不在意,我还年轻,我的余生还有数十年,我可以慢慢等下去。

只要够听话,够识时务,我总有一天,会等到我想要的。

东宫三年,御乾华除了我们六个人被抬入府的时候,来我房间里坐了片刻,就再也没有来过我的房间。

可就是第一眼,我就知道,他的可怕,这样的人他喜欢的是安分守己的女人,我的任何算计和筹谋,在他的面前,都只会是小孩过家家般的玩笑。

所以,不争不抢对于我来说才是最好的做法。

后来,瑜妃董淑娴被抬入了东宫做侧夫人,但她只念着死去的英亲王,对御乾华冷若冰霜,对宫中的事宜也是毫不在意。

再后来,为了给瑜妃固宠,奉恩伯府又将庶出的小女儿董娇娆,以陪嫁的身份送了进来。

董娇娆很得御乾华的欢心,很快被擢升为了良娣,住进了东宫最好的承仪殿。

御乾华日日宿于她的房中,承仪殿中夜夜灯火通明,从未熄灭。

与我同住玲珑堂的苗氏又恨又恼,无数次咒骂董娇娆是狐媚子,不知撕碎了多少张帕子。

「什么奉恩伯府的三小姐,不过是个庶出的贱胚子,她那生母还是个粗鄙的女屠户哩。」

苗氏与我同为翰林之女,与我不同,她的生母是一个没落世家的嫡女,苗氏从小被琴棋书画精心教养,为的就是能嫁入天家。

苗栖桐,凤凰栖息于梧桐,从她的名字就可以看她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