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世民的问话,一旁站着的尉迟恭抬手恭敬道:
“圣上,风筝传信,必然是传递消息,只不过,在这戒备森严的长安城中公然传递消息,未免太没有将朝廷放在眼里!”
言语间,尉迟恭带着浓浓的不爽。
作为大唐两朝元老,尉迟恭是李世民身边的铁杆粉,大唐从一个反王一步一步成了现在了盛世,有他的奉献。
打心眼里讲,不论是朝廷大臣,还是普通百姓,都有一种生为大唐子民的荣誉感。
作为大将军的尉迟恭,这种荣誉感更是强烈了不少。
可是现在,竟然有人公然在皇城内传递消息,这还行?
想到这里,尉迟恭语气中带着怀疑道:
“陛下,会不会是北方的突厥人,又或者是西边的吐蕃?这些家伙,贼心不死,一直觊觎着我大唐……”
忽然间,尉迟恭不说话了,只因为,李世民的眉眼明显变了不少。
看到李世民眼底的变化,尉迟恭知道,自己这位主子对周边的小国很敏感。
不会轻易点起战火,一切都因为,曾经的渭水之盟,对大唐的百姓造成了太大的伤害。
一想到曾经的屈辱,尉迟恭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时,李世民开口了:
“敬德,慎言,不过,这上面的图案符号是何?我大唐有这字体吗?”
尉迟恭说着李世民的手指看向风筝上的符号。
果不其然,只见在风筝上,正有些符号,形状不一,有的似乎是大唐文字,又有的不是,类似种种,不一而足。
思索良久,尉迟恭开口道:
“圣上,这风筝上面的符号图案,应该是一种文字,只不过这文墨有些散开了,应当是那贼人所为!”
“嗯,那朕便好好查看一番吧!”
李世民开口道。
……
书店内。
秦沐看着院子里正在玩乐着的武则天,忍不住笑了笑。
啊……嚏!
“是谁在骂我?”揉了揉鼻子,秦沐狠狠的心中呢喃着!
第139章程咬金哭穷!
次日清晨,大明宫正殿。
大殿上,李世民高高的端坐在龙位上,台阶下站着文武百官,上着早朝。
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六部分别是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刑部!
而在今天,经过了大唐初立时候的多少麻烦,已经进入了贞观之治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很少有天灾人祸的大事发生。
朝堂上,君臣一心,一片其乐融融的样子。
随着所有工作的汇报完成,早朝来到了散朝的时候。
看着台阶下的文武百官,李世民目光在众官员脸上扫过,开口道:
“诸位爱卿,朕有一事,需要诸位相助!”
李世民话音刚落,只听“噗通”一声。
原来是杜相杜如晦,直接跪倒在地上,面容悲伤:
“圣上,臣家中钱财都被夫人掌控着,实在是没钱了,圣上问问卢国公吧!”
一听这话,刚刚还大大咧咧的程咬金瞬间趴在地上,扯着破锣嗓子哭诉:
“圣上体恤啊,臣家中有四子要养,大夫人又刚刚见喜,还有卫兵下人要养,前些时日臣已经出了不少资充粮饷了,圣上饶了臣吧!臣听说,杜相前些日子还有钱去酒楼呢!”
程咬金一边撒泼打滚,一边眼神瞥着前面的杜如晦,仿佛再说“好你个杜如晦,俺老程怎么会让你好过!”
看着趴在地上的程咬金和跪着的杜如晦,李世民忍不住一阵扶额。
眼神看向其他大臣,房玄龄,秦叔宝,尉迟恭……众大臣仿佛耗子碰见猫一样,纷纷瞥过头去,生怕被李世明盯上。
见状,李世民忍不住脸一黑,心中气愤:“劳资这个皇帝当的,真特么窝囊!”
李世民开口道:
“这次的事儿和钱没关系!”
一听到李世民的话,地上的程咬金和杜如晦脸上的悲哀瞬间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满脸欢喜,其他大臣也是如此。
站起身来,程咬金笑道:
“原来不是钱的事儿啊,那臣就放心了,老杜啊,对不住了,该日俺老城做主,请你吃酒,全长安的酒楼,随便选!”
看着财大气粗的程咬金,杜如晦嘿嘿的笑了笑:“卢国公做庄,我不去是不是不给面子啊,不过哪能全吃你的,我家里还藏着几坛好酒,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