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话大家纷纷点头,四阿哥也点头,老八的人品在他这里还要待观察,但是这办事的这份稳妥是不用质疑的。
三阿哥心里不太能听的进去,嘴上说:“嗯,八弟说的有理。”
七阿哥想说话,最后想了想闭嘴了。
他没说的话九阿哥说了,九阿哥很不客气的问:“还是砍一半,计划三十万吧,毕竟他的府邸还要花钱呢,难道内务府给的的东西都贴心?总有不满意的,出了宫自己换物件就要花自己的钱了。”
十一接着说:“而且人情往来也要花钱,咱们现在没体会,九姐姐每年在各处王府吃年酒坐席我是看过的,光是压岁钱都要几千两甚至上万两。今年各位姐姐回来走亲戚,别的倒也罢了,公主们家的孩子是亲外甥,这份压岁钱咱们做舅舅是省不了的,不仅省不了,还不能薄了。”
这话是真话,谁都反驳不了。
三阿哥心里一盘算,别看六十万很多,还真是不经花。
他就对六阿哥说:“六弟,哥哥的府邸你可要替哥哥看好了,回头挑物件的时候跟哥哥说,哥哥自己去,别让内务府的人随便送。”
六阿哥用手轻轻摸着自己黑眼圈当没听见。
大家都一脸无语,你刚才还笑话老六呢,这会这话你是怎么张的开嘴!
气氛很尴尬,三阿哥也发现了,但是他当哥哥的,觉得没必要跟弟弟说软话,也就哈哈了几声,算是这事儿交代给老六了。
十四正想刺他几句,这时候御前的太监来请。
一群皇子们就鱼贯进入书房。
康熙和太子大阿哥都在,康熙在儿子们请安后就说:“今儿找你们来,是年底了各处事儿多,今年有大胜,朕本来打算让你们妹妹跟着太子去祭祀先帝,跟他老人家说说这喜事儿,然而你们妹妹这阵子感了风寒,不好出门,谁跟着太子去啊!”
大阿哥说:“儿子愿去。”
下面一片请求声,哪怕出行寒冷,然而这份寒冷也不是人人都能感受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话是几千年前写下的,哪怕到如今祭祀也是一件大事儿,参与的人都是倍感荣焉。更何况今年是大胜,场面更大。
康熙就点名:“太子去,老六,老七,老九,老十你们去,十二十三也跟着去见识见识吧。”
这些被点到的出列谢恩,十四嚷嚷:“汗阿玛,儿子也想去!”
尽管有比十四更小的儿子了,但是康熙对他很有耐心:“你太小了,过几年让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