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说起了废太子夜里偷窥的事儿。海棠的脑子在疯狂地转动,想着自己怎么回答才不算出错。
海棠说:“其实刚才进园子的时候五哥说了一遍,五哥那人您是知道的,说话抓不住重点,起初儿臣是不信的,五哥强调说大家都这么说,想到三人成虎的典故,儿臣尽管不信二哥如此骄傲的一个人做出偷窥阿玛这样掉份儿的事儿来,可是他都被废了,大家都这么说,用后果倒推过程,这个说法就显得是真的。
如今想想,二哥如果真的做这种事儿了,必然是他自己认为自己要被废或者是被杀,惊惧之下行为失常才不顾体面这么干。
这不过是儿臣的推测,当不得数的。”
康熙也听明白了,海棠觉得他二哥是被逼的。和亲女儿就不说那神神鬼鬼的东西了,他就说:“你二哥可怜啊,朕想复立他,你觉得呢?”
海棠就知道有这个问题,立即说:“天下都是您的,家里的事儿一向是您这位一家之主拿主意,您说什么儿臣都听。只是君无戏言,废太子的诏书刚发下去不好立即提复立,怎么说也要再等个一年半载的。”
这话说得对,康熙也是这么想的。
“朕以为你反对复立呢?”
“看您说的,二哥又没和儿臣红过脸,小时候他还分了儿臣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我们兄妹是有感情在的,都是您的孩子,没必要拦着二哥。”说到这里加上一句:“不只是儿臣,哥哥们也都是这样想的,大家都盼着好好过日子,太太平平的比什么都强。”
“你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你大部分哥哥都盼着好好过日子,但是你大哥和你八哥就不行了,只想做太子。惠妃,哼,看她养的什么儿子!”
海棠不好和她点评惠妃,就说:“您别生气,先去吃饭,你当年教过儿臣,每临大事要静心。”
“嗯,走吧。”
到太后那里,太后拉着海棠好一通关心,又说到弘阳:“刚才十六和弘晖带着他来,我眼睛不太好,看不清,跑我个跟前了,我心说这是谁家的黑小子,又黑又瘦,等他抱着我的腿喊老祖宗,我听了声音才敢认他。”
海棠陪着说笑了一阵子,饭菜摆上来,太后看了看康熙,说道:“你把十三关哪儿了?今儿两个丫头跑来哭哭啼啼地说天冷了,担心哥哥,我说替她们问问。要不然你把十三关他家里去,关着别让他出来,在家里好歹有他媳妇侍奉,在外面太受罪了,他们都是被侍奉着长大的,没吃过苦。”
康熙的脸色不好看,但是嫡母开口了,他也没直接反驳,这也不是干预朝政,只不过是一个老祖母心疼孙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