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人都处在震惊中,十三阿哥立即说:“请道长开刀。”
四阿哥想让十三阿哥好好想想,这开刀是很冒险的事儿。
旁边的太医说:“治病需要辩证,这位道长没问病人,没诊脉,仅靠看了一眼是不是不太妥当?”也太草率了吧!
道长把手放在这个说话的人跟前,对他说:“请给贫道把脉。”
太医们互相看看,以为这是要斗技。其中一个就把手指放在道士的手腕上,道士跟弘晖说:“准备纸笔,我口述,你记下,这方法半年内有效,过了半年我说的法子对你叔叔的腿就没用了。”
弘晖问:“为何?”
太医轮流把脉,随后都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略微年轻的摸到脉搏后大惊,失言说:“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道士说:“对,今日乃是贫道死期。”
这些太医纷纷整理衣服,对着道士拱手作揖。
道士对弘晖和十三阿哥说:“贫道今日命不久矣,然而开刀最少一天时间,没时间了。病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腿疾半年后又要加重,所以半年内和半年后的治疗方法不一样。”
弘晖赶紧去门口让人拿纸笔来,道士就给几位太医比划开刀的时候从哪里下刀,其中一个太医和弘晖各写一份,几个太医询问,道士一一作答,嘱咐记录的两个人要把一些禁忌写上,再记下很多注意事项。连开刀后如何照顾都有嘱咐。
康熙从屏风后面出来,坐在了十三阿哥身边,等记录完毕后,康熙跟弘晖说:“带你叔叔出去走走吧。”
一屋子人退下,康熙身边环绕着一群太监,康熙跟道士说:“坐吧,你们兄弟是何人?从何处来?”
这道士说:“我们家世世代代住在这里,宋朝的时候开始行医,这里属于燕云十六州,后来换了蒙古人做皇帝,这里叫做大都,之后这里又有了明天子,我祖上就在明朝做太医。做太医做得很不开心,因为皇家难伺候。同僚又勾心斗角,可是不做还不行,要吃饭啊!普通百姓穷得看不起病,碰到那可怜的还要送药,家里因为行医穷得家徒四壁,做了太医后才能吃饱。”
康熙点点头:“有良心的人日子过得都苦,你刚才也看到朕的儿子了,就因为有良心,腿才成了那个样子。”
道士叹口气,接着说:“我祖上医术很好,在太医院不敢冒头,装成中庸传承了几代人,直到嘉靖年间得罪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严世蕃的一只眼睛是瞎的,我祖上说了几句治不好的话就被发配流放,全家人从这里流放到了云南。云南那地方草药足,漫山遍野都是,虽然是发配,但是日子过得反而比在京师好。然而祖上却觉得再好不是家乡,就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