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贤妻似乎是同时失去了丈夫和孩子,这个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支撑,她一个人设陷阱和种田采集。
砍树劈柴和打水,所有的事情都是她一个人做,还想要存些钱留给自己的孩子。
可惜的是她这份慈母之心并没有让远在他乡的小刘知道,而是深埋在心里,她虽然担忧却并不能做什么。
她也不后悔自己当初拒绝了儿子一起离开的事情,每日都在忙碌。
如果只是自保,她所做的那些绝对是够了,可是她还有个神出鬼没的丈夫。
不仅会消耗她储存的食物,甚至出去的时候还会带走很多,回来的时候总是空着手。
他还会骗钱,说一句似是而非的话,比如自己听人说哪里看到小刘了。
于是老刘就会打着寻找儿子踪迹的名义,拿走妻子存起来的少得可怜的钱。
并不是去找人,而是去花掉,在他看来花掉也没什么,到时候就说没碰到就行了。
老刘已经不想做事了,劳动对他来说已经不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反正家里有人兜底。
人生只活一次,及时享乐才是正理。
及时行乐或许是每个时代都有人会践行,但是绝不是把烂摊子丢给别人自己轻松的意思。
老刘就是将一切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心里只有他自己,儿子妻子都不算什么。
偏偏孩子不愿意,反抗之后离家出走了,不过好在还有一个愿意伺候自己的。
虽然老刘对自己妻子看不上,但还是挺得意的。
得意什么,他心里很清楚。
这一年冬天来得早,文浅带着孩子在家里待着,雪下太大她就不会出门,顶多在风雪小的时候出来打一下屋顶的雪。
老刘看着天气不对,很早就回来了,他很讨厌冬天,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冬天限制了人的活动范围。
这时候他只能窝在家里,也只有这里他才能待这么久,还有吃的有柴烧。
同样的,他妻子也很高兴,只有冬天,这位顶梁柱才会在家里安生待着,而不是有家不回。
她认为家是男人最后的港湾,所以觉得对方还是把自己当回事的。
她并没有想到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男人不会自己再在别的地方建房子,也没有人愿意留他免费吃喝一个冬季却什么也不做的。
她只是觉得这个人无论在外面怎么混,最终还是会回到这里,是因为这里才是最后的归宿。
两个人面对面坐着,没什么话说,于是她先开头:“也不知道儿子在哪里过冬?”
“他又不是傻子,还不会找个暖和地方吗?”老刘觉得自己的儿子肯定在外面过得比自己好,要不是自己得罪人不敢往南方去,他也要过去玩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