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美女直播

[确实,他太重戎狄,得罪老多人了。]

“又不是背书,讲到哪算哪呗,你不爱听啊?我偏要说。”

“赵武灵王十五岁即位,面临五国图赵的危机临危不惧,机智应对化解危局。虽然其中有托孤大臣的帮衬,但是上位者也得有那个魄力才能应对。”

“全面掌控赵国以后,赵武灵王将目光投向一直骚扰边境的中山国。他下令全国实行胡服骑射。胡服骑射就是穿北方胡人的衣服,学习骑马和射箭。但是这个命令推进的很不顺利。”1。

“虽然这个时候已经有点礼乐崩坏的意思了,但是还是有不少人遵循旧制,赵武灵王此举在他们眼里相当的离经叛道。毕竟当时中原人一直都自诩高贵,瞧不上这种蛮夷之族。当时他们连正儿八经的秦人都瞧不起,觉得他们是土老冒。这下要学真正的蛮夷,那还不是翻了天了。”

“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第一个就不答应。公子成是赵武灵王的亲叔叔,赵武灵王他爸没去世的时候,公子成就和他爸哥俩一起治国。赵武灵王他爸打仗,公子成治国。”

“赵武灵王即位后,朝政就把持在肥义和公子成手里,公子成带头不同意,基本上这事就搞不成。但是赵武灵王说服了他的叔父,他把利弊一一给他的叔父讲清楚,说面子不重要,实打实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再不改革总有一天要一起完蛋。”

“公子成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带头穿胡服学骑射,有了权臣带头,这个新政推行起来就顺利许多了。其实赵武灵王能成功推行这一政策也是有前因在的,赵国除了南边没有外族的威胁,其余三面都有。”

“赵国本身就有点游牧+农耕混合体那味儿,国内戎狄浓度比秦国和燕国高多了。赵武灵王他爸的托孤大臣就是胡人。赵武灵王自个也比较重用有戎狄背景的大臣。”

“胡服骑射推动改变了赵国的权力结构,戎狄人的地位在赵国逐步提升,赵武灵王拥有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狄戎人地位的上升意味着贵族地位不稳,大量贵族的军职被狄戎人所取代。”

“骑兵建立完毕后边境捷报频传,时间来到赵武灵王拥立秦昭王这一年。为了确保秦昭王上位,赵武灵王暂停了对中山国的进攻,优先解决秦国国君的问题。”

“解决完秦昭王上位的问题,赵武灵王继续推行胡服骑射,并开始采取强制措施。但是这时候赵武灵王的第二任王后孟姚去世了。赵武灵王爱孟姚爱得要死,孟姚说什么他听什么,孟姚要他废太子他就废太子。”

“太子章就倒霉了,好好的太子当到一半被废了,赵武灵王立了孟姚的儿子当太子。这也算是礼乐崩坏的另一种证明吧,宗法制的立长不立贤完全被诸国抛之脑后,太子想立就立想废就废,不过他们都僭越称王了,确实也不差这点立嗣的事。”

“重新立完太子以后,赵武灵王接着去打仗。中山、林胡和楼反,被他打了个遍,把领地都占到手里以后赵武灵王开始修赵长城,用以提防林胡和楼烦南下。”

“解决了外患,赵武灵王就禅位给了他儿子太子何,封肥义为相辅佐太子何,自己当太上皇去了。不过那个时候不叫太上皇,叫主父。赵武灵王估计是寻思着学他爹,让他儿子主内治国,他专心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