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律璟和北汉一拍即合,当即就一起发兵征讨北周。也就是高平之战。这一战是柴荣亲自上阵打的,没办法。他不去不行了。柴荣亲临前线了都有人不战而降。他要是不上北周就可以直接宣告灭国了。”
“好在他去了,这一仗最终也打赢了。而且柴荣这一仗里面还有个作战有功的人物,赵匡胤。赵匡胤哦,很耳熟吧。杯酒释兵权那个嘛。宋太祖啊。”
[柴荣也是早死白月光组的一员。]
[白月光组再加一分。]
[确实,他要是晚死十年就好了。开局那么艰难他都挺过来了,最后桃子让大宋给摘了。]
[柴荣真的死得好突然。]
[赵匡胤没死那么早就好了,车神真的太离谱了。]
[赵宋确实不如柴荣。]
[没办法,柴荣在位的时候运气也好,赶上了,辽国那边自己也拎不清。]
“既然有同学提到宋朝,那主播也小小的提一嘴。柴荣到郭威身边以后就改姓了,叫郭荣,是赵匡胤后面又把柴荣的姓给改回去了。柴荣说过这么一句话: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可惜了,老天爷没给他三十年。十年都没给。柴荣就当了五年皇帝,就去了。其实柴荣那个突患疾病,确实是很突然,他当时想打幽州,但是他手底下的人都不同意。然后柴荣就突然生病了。”
“生病了那就只能回去了,幽州也打不成了。回去没两月,柴荣就没了。他儿子柴宗训上位,柴宗训上位的时候才七岁。啥也不能干,陈桥兵变出现的是那么多合理,那么的顺其自然。”
“柴宗训上位一年,赵匡胤带着一众手下北上抵御契丹人,其实走到陈桥这地界,他们就琢磨造反了。陈桥兵变嘛,要不说赵匡胤聪明呢,这个北上御敌的消息,他是假的。”
“人家契丹压根就没来。赵匡胤带着大队兵马乌泱乌泱出去了,再回来的时候就是逼宫了。柴荣临死前还给赵匡胤升官升成了禁军最高统领,这不更适合赵匡胤来事了么。”
“而且这陈桥兵变,受益人是赵匡胤,但是干这事的不是他啊,都是他的手下和他老弟赵光义煽风点火。黄袍也是他老弟给他准备的,赵匡胤还要装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要不演技派就是演技派呢。然后就乌泱乌泱又带着大家伙回去逼柴宗训禅位。倒是也有人想反抗,寡不敌众啊。还没开始呢人头就落地了。不过赵匡胤这人确实也有点本事,要不柴荣也不会把禁军统领权给他。”
“柴荣也是没想到赵匡胤会兵变吧,但是不得不说,他给赵匡胤这官确实有点打瞌睡送枕头的意思。”
“赵匡胤登基以后,他就想统一。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很残酷啊。赵匡胤给自己准备的计划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他确实也做到了,登基以后不是在打仗就是打仗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