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1 / 2)

🎁美女直播

这也是怕夜长梦多,毕竟最近系统幺蛾子整的太多了,江明生怕后面再出什么意外,还是觉得早买下来早了心思比较好。

轻车熟路的把两枚基因模板放入培育装置,接下来江明要做的就只有耐心的等待了。

但江明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两只精灵就算在培养槽里竟然也需要那么久的孵化时间。

直到半个月以后,正明公司紧闭了许久的生物培育实验室大门才终于再度开启。

看到这一幕的员工们纷纷奔走相告,因为大家都很想知道这一次自己老板又培育出了什么神奇的基因生物。

而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薛闻辉还有林成峰很快便赶了过来。

“小明!”

“明哥!”

“江总…”“江总…”

看着实验室外面围着的一大圈人,特意熬了几宿的江明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面色如常。

“薛副总,林成峰还有姚诗芮进来一下,其他人都回去干活吧!”。

第三百五十六章辞行

因为这次江明带来的精灵蛋确实是比较多,所以刚好能稍微空闲一下的他也就打算留下来和姚诗芮她们一起照顾这些精灵蛋们。

虽然已经给二女新招了几个人手,但架不住她们从来没有任何的相关工作经验,所以还是得从头开始培养,也就是这一两个月才真正能够加帮上一点儿忙了。

等把所有的精灵蛋都安置好后,在大厅稍作休息的江明这才发现眼前那群正在忙碌着的小姐姐们好像少了两个。

“小姚,我记得你们之前好像是招了六个人吧?怎么现在就只有四个了?请假了?”江明给自己倒了杯水,随口问了一句。

当初招人的时候江明是把权力直接下放给姚诗芮和潘颖了,只要人背景干净,他就不会过多的干预。

“那两个都被我开了!”姚诗芮一句话直接就给江明干蒙了,同时她还有些意外的看着江明:“老板,我前阵子已经把缘由写成报告交上去了啊?您没看见?”

“没看见。”江明老实的回道。

这下就轮到姚诗芮震惊了,连忙解释道:“那不对啊,我明明已经收到回执了,还盖着公司的章呢,不信我去找给您看!”

说着,姚诗芮起身就准备回启航饲育屋去。

“不用不用,我相信你!”江明连忙把人拦住,然后才道:“应该是前段时间我比较忙,报告没送到我手里,被薛叔处理了。”

“咱们公司的章一般都在他那里。”江明如此解释着。

“哦,那就好,吓死我了……”姚诗芮心有余季的坐下。

虽然说如今江明已经把饲育屋的事情全权授予了她,但已经工作了这么久,姚诗芮可不会觉得自己真就能够为所欲为,想干啥干啥。

之后等到姚诗芮平复完心情,江明有些好奇的问道:“为什么要把人给开了?这不都是你们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人吗?”

“还不是怪您把潘姐的官撤了。”提起这事,姚诗芮便不由得嗔怪的看了江明一眼,“那两个姑娘见萌芽饲育屋的负责人空了出来,就起了不该有的心思,而且还付诸了行动。”

姚诗芮的话并没有说的太透,但江明也已经明白了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那这么看来我还真有点儿责任哈。”江明自嘲的笑了一声,然后才对姚诗芮说道:“那行,等忙过了这阵子后你就和潘颖一起再招几个人过来吧,就你们六个确实是有点忙不过来。”

“可是我们现在就已经忙不过来了……”姚诗芮眨巴着一双大眼睛可怜兮兮的看着江明,“您这次送过来的精灵实在是太多了,就算再加上阿哞它们也忙不过来啊。”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换源,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虽然江明很想反驳说她们还可以去找常磐森林里的精灵过来撑一阵子,但看着姚诗芮明显还有话要说的样子,他便打算看看小姑娘葫芦里卖着什么药。…。

“那你说该怎么办?”江明问道。

“我想招个临时工!”姚诗芮见江明有松口的意思,赶紧顺着杆往上爬。

“招临时工?!”江明被姚诗芮的回答说得一愣,刚要在问她打算从哪儿找临时工的时候,一张清丽的面孔突然在脑海中浮现。

“你想让那个叫做柳嘉瑜的姑娘过来帮忙?”江明的脸上露出一抹玩味之色。

“嘿嘿……”姚诗芮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果然还是瞒不过英明神武的老板大人。但请您相信我,我这么做是有正当理由的!”

“那你说说吧。”

见事情还有斡旋的余地,姚诗芮赶紧解释道:“小柳可是潘姐的亲传弟子,学习了不少照顾精灵的知识呢!虽然学习的时间比较短,但那孩子天赋惊人,当个临时工是肯定没什么问题的。”

说完,姚诗芮又弱弱的补了一句:“再说现在整个滨海城里对精灵有了解的也没几个人,能过来帮忙也只有小柳了。”

“再说那孩子自己一个人,就当是给她个机会赚点家用了。”

“行吧!”江明没有思考太久,便答应了下来。

毕竟姚诗芮说的确实在理。

“耶!老板万岁!”

目的达成,姚诗芮忍不住小小的欢呼了一声。

而江明见状只能轻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将杯中已经变凉了一些的白开水一饮而尽。

柳嘉瑜第二天就过来上班了,而江明也在和对方相处的几天里,发现这个小姑娘竟然还真的有几分本事,甚至都快赶上另外四个试用期的员工了。

不过这么优秀的表现同样也刺激到了另外四个小姑娘,她们这几天干活的时候明显也变得更加认真了。

这就是“鲶鱼效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