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我们走吧。”
一行人踏上罗德岛航空甲板的升降机。随着巨大的平台缓缓下沉,在舰内机库列队的队列映入眼帘——
阿特拉斯“罗德岛军事援助司令部研究与观察大队”的全体成员此刻都在这里。
来自泰拉人民保卫军与卡兹戴尔国防军的精英战士们没有穿上常服或礼服,只是穿着仪式结束就能返回工作岗位上的作训服或工作服。所以整齐的队列此刻并不威风,没有大檐帽、没有贵重金属制成的勋章、没有像眼珠子一样被爱护的军旗。
但是,整个队列寂静无声,纹丝不动。无论是乌萨斯人还是萨卡兹人,无论是保民军还是国防军,无论是军官军士还是士兵,都严格地遵守着队列纪律,以稍息姿态待命。
随着升降机停住,一行人走出平台踏上机库甲板。值星干部博卓卡斯替快步趋前,高声喝令:“全体都有,立——正!”
各式作战靴、训练鞋和勤务鞋的鞋跟整齐划一地相磕,机库里激起阵阵回音,嗡嗡作响。从飞行员到坦克手,从步兵到机修员,从西北冻原上历尽血战的老游击队员,到在内战最危急时刻也毫不动摇的老国民自卫军战士,了。他们全都目光凌厉,直视前方。
康曼德在从队列前方走过时举起右手敬礼,慢慢地走过,注视着每一个战士的面孔。而各个分队也在他经过自己前方时行注目礼,注视着从西北冻原起引领他们前进的老政委,在大厦将倾之际力挽狂澜的康先生。
那一双双眼睛里仿佛燃烧着太阳。
直到走过队列的末尾时,康曼德才将手放下。
他问随同着自己检阅阿特拉斯驻罗德岛人员的凯尔希:“您对我们的增援满意吗,凯尔希女士?”
“对此我不会发表任何看法,康曼德先生。有时,一枚小小的暗刺就足够终结一段辉煌的历史;有时,我们尽管考虑到前一段的可能,也必须与难知底细却十分强大的势力合作。。。。。。”
康曼德:“。。。。。。你到底要说什么?”
“或许你认为我很令人讨厌,或许你认为我的表达不清不楚,或许你甚至在私下里将我称作谜语人,对此我不会发表任何看法,毕竟我现在的所作所为在你看来似乎确实有些难以理解。你要知道人的说话方式和后天生活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可能是环境影响了我,亦或是我影响了环境,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我知道你对于我的回答感到不解,疑惑,甚至是愤怒。请不要误会,你有权保持愤怒,我并非在否认你感到愤怒的权利,没有人拥有这种权利。不如说正好相反,我们需要保持愤怒,甚至是利用我们的愤怒,以至于我们可以在多个势力的夹缝之中生存下去。相信我,我以这种方式说话必有其原因所在。。。。。。”
好吧,看来合作这档子事,终究不会一帆风顺。
PS:反复刷了大量剧情后,我发现本章最后一段自然而然地就写出来了。
鹰语专八()
★第四卷警察故事★
第一章东方的疑云
“帝国鬼子进城啦!”
红旗城的大街小巷里传递着这样爆炸性的消息。
“不过是被缴了枪才进来的!”
到三月中旬时,徐徐后退的乌萨斯西线迎来了又一轮灾难:殿后的第六集团军因为战役动作稍有迟缓而被保民军圣骏堡方面军捕捉。方面军司令员茹科夫挥起坦克、重炮和飞机的尖刀,硬生生把第六集团军从稳步撤退的帝国军队形中挖了出来,重锤猛击。(对帝国军而言)极为残酷血腥的战斗后,第六集团军大部分部队与第九集团军一个步兵军被彻底歼灭。考虑到西线部队的人员、装备和素养不是东线可比的,帝国军在西线的损失甚至接近了东线丢掉的三个集团军。
但是,怀疑论者们——无论是在红旗城的各方实力代表还是整合运动治下的小市民们,都难以相信,提出质疑,怀疑共和国夸大战果。乌里扬诺夫为了证明保民军的战果,组织了大规模的帝国军战俘游街行动,即翠堤春晓行动。
于是乎,在1095年4月1日,红旗城的人们迎来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愚人节玩笑。
自3月中旬起,数艘陆行舰便满载着帝国武装力量的战俘们,从两条战线不断开往红旗城。抵达红旗城后,他们被安置在市郊的临时驻扎地内。人民保卫军红旗城城防部队高度戒备,严防帝国军战俘可能的暴动。
此次游街的帝国军战俘,主要在1095年大反攻开始以来捕获的较顽固分子,总数超过三万人。这些数量众多的战俘共分成90个方队,绵延达3公里以上。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被俘的19名帝国军将军,他们穿着军服佩带勋章,身后的方队由上千名校尉军官组成,作为保民军作战的重大胜利,成为当日游街展示的重点。
游街的俘虏们在昨天刚刚洗过澡,把衣服里的虱子捏死,用针线包缝补过,勉强维持着体面,走在皇帝陛下以前命令他们必须攻克的城市的大街上,同时惊愕地注视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周围骑着摩托车、开着越野车的保民军自动枪手们带着满脸嘲讽,押解着这些新俘虏。
围观的市民们挤满大街小巷,在街道旁,阳台上和楼顶间围观。人群熙熙攘攘,表情从满脸愤怒到一脸平静再到怜悯皆有。有人呼喊起从“皇帝万岁”改来的口号“皇帝见鬼去吧!”
俘虏队伍里的死硬分子好像还不肯认输,有人高声应道:“不!”
密密麻麻的闪光灯将队伍从头笼罩到尾,各路记者为了这爆炸性的惊人消息与可能的升职加薪而拼上了老命。帝国军俘虏们的一举一动也都将成为全乌萨斯乃至全泰拉的爆炸性消息。
整个游街持续了6个小时,之后队伍在红旗城市中心的红色广场上解散,俘虏们被再度运往各处战俘营。随后,红旗城市政部门出动洒水车,用肥皂水将帝国军战俘走过的道路进行了清洗。
刚刚从仪式现场回到办公室的乌里扬诺夫开始接见第一个人:格别乌的总负责人,国家政治保卫部部长捷尔任斯基。
这位有着卡西米尔贵族血统,人称“钢铁的费利克斯”的传奇人物,人称“红色圣骑士”。早在乌里扬诺夫还没有被流放到西北冻原上遇见整合运动时,捷尔任斯基就是他的战友了。
长期的革命生涯培养出了捷尔任斯基坚定的信念和严谨的作风,情报工作的特殊性又给了他宝贵的对敌斗争经验和非凡的应变能力。现在,他是红色地下战线的最高负责人。乌里扬诺夫拿出这样的人物去和魏彦吾谈判,他对龙门问题的重视可见一斑。
“先来看看魏彦吾最新的信件。”乌里扬诺夫伸出一张信纸。捷尔任斯基第一眼就从开头上看出了端倪:抬头从以往的“整合运动领袖”变成了“尊敬的乌萨斯整合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统帅”。这直接代表着魏彦吾承认整合运动如今的政权是合法的。
“果然还是拳头大有用。”捷尔任斯基快速浏览一遍,随即还回信纸,“一个方面军摆到切尔诺伯格,魏彦吾立刻就老实了。”
乌里扬诺夫回答:“所以我们认为,解决龙门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一次,至少要保证东部边疆三年和平。”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乌萨斯帝国已经风雨飘摇。如今整合运动最恶劣的后续也是把当初的局势逆转过来,变成保民军反复围剿帝国军。保民军那不动则已一动排山倒海的架势确实深深震撼了全泰拉——尤其是毗邻乌萨斯的地区。如今代表团挟大胜之威出访龙门,条件确实是很有利的。
“尊敬的费利克斯。埃德蒙耶维奇,龙门问题复杂而敏感。涉及我国的超自然力量和炎国皇室,也关联到未来东部地区的和平稳定。你身上的担子很重。”
“这我明白。”
“我们目前必须尽可能避免任何外来干涉军。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也不会把炎国作为主要工作方向。所以,你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好预期,为乌萨斯人民争取更长远的和平。”
捷尔任斯基点头:“我马上准备出发。”
**
而在切尔诺伯格以东的最近那座城市里,在炎国商业自由贸易市“龙门”警察部门“龙门近卫局”的更衣间里,警员们正在吵架骂娘。原因很简单:
“阿光怎么样了?”
“还在ICU躺着呢!”
“他媳妇都快疯了。。。。。。”
“佢妈嘅,咁样下去仗根本冇法打!”
“连黑帮混混都拿上自动手枪和冲锋枪了。我们呢?还他妈就那点试采购的小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