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诗嫚表情缓和很多,与众多皇子公主一样,她也没有享受多少父爱。
在田房身上,她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被牵挂的感觉。
“师傅,放心吧,徒儿绝对不给师傅丢脸。”
蒸汽小马车就要启动了,田房扒着马车窗户:“没什么丢脸不丢脸的,长长见识就好,万事有师傅呢。”
“做不出来正常,黎国师的图纸没几个人能看得懂,你不要不自信,你可是未来墨家的顶梁柱。”
田房生怕自己刚收的徒弟被打击的一蹶不振,连连嘱咐嬴诗嫚。
反倒衬得一个马车中的田开墨不像亲生的。
好不容易马车走了,田房放手了,隔着挺远还能看见田房站在咸阳宫前注视着他们。
放下车帘,嬴诗嫚看着田开墨有些局促。
她自觉是一个面面俱到的公主,也自觉自己是一个什么都懂的人。
“师兄,师傅只是看我第一次接公差,怕我做不好。”
嬴诗嫚解释道。
田开墨看了一眼嬴诗嫚:“我阿父说的对,日后他和田叔退下来了,墨家就要靠你了。”
“到时候墨家机关术是从此落寞,还是继续辉煌,都要靠你。”
嬴诗嫚摆了摆手:“师兄真是折煞我了,哪里就这么严重…”
说完这句话,两人也没有话了。
民间黎国师自掏腰包办了个新东方学院。
之前张安从膳房退下来,就去新东方执教。
可以说百家每个派系都在新东方有人执教。
就连墨家也不例外。
但让人倍感无奈的,是墨家根本招不上来人。
百姓们务实得很,宁可去学厨子,甚至去小说家那里学几个字或说书,都不愿意在墨家学墨家的工匠手艺。
自从黎姜的大弟子退休了之后,她就花钱在咸阳城中创办了新东方技术学院。
不管是厨子还是百家的人,只要是技术型人才,退休了之后就都可以去外面儿任职,任教。
一边儿过着退休的生活儿。一边儿培养人才,发掘人才。
可别的部门多多少少又能有几个人,只有墨家,无人问津。
第461章永久居住权
墨家一直是冷门儿。
宫中也就是因为黎姜才开始盛行墨家机关术,但墨家思想流派依旧是不如法家儒家。
现在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到岁数没考上科考,就去少花点钱去新东方学院,另谋出路。
你学个厨子,学得好能去宫中膳房,学的差能去酒楼上工。
就算年纪大了,等以后回家,可以将手艺传给儿女。
最不济的,邻里乡亲办个红白事情,还能请你去掌个勺,还能赚点钱。
赚不来钱,也能赚点下水或者肉。
可墨家那边呢,哪个工匠最开始学的,都是最基础的。
可以说,一开始就劝退了很多人。
在这个年代,谁家里都有人会这么两下子,做个凳子,做个桌子,修个什么家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