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刺客行业很繁荣
在东汉,凡是想要在文官系统内任职升迁的人,必须得有《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这五部儒家经典的学术背景。又因为这五部经书的权威解释权被一些大家族把控着,所以想要当官的人必须拜入这些大家族、大经学家的门下,才能成为正式的经学传人,拿到进入东汉官僚体系的入场券。
用现代社会的话来讲,当时的东汉政府只招收六个指定大学的学生做公务员。你要是这五个大学的毕业生,你就是吊车尾的,也能在东汉政府里混个小科员衣食无忧。你要不是这五个大学的毕业生,你就是读到博士,也进不了东汉政府,始终是被人看不上的“山野之人”。
一般来说,一个大家族能掌握一部经典的解释权就已经很难得了。但在东汉末年,学术圈出了一位叫马融的狠人,一抬手就将五部经典全部注释了一遍,成为了知名的海内通儒。
而刘备的老师卢植,正是这位马融马大师的徒弟。
也就是说,草根出生的刘先主正是因为有了马融徒孙这么一重身份,之后才能在东汉末年的士族圈子里有了一席之地,之后无论是如何飘零也总能扒拉出点师兄师弟的关系混温饱,从而找到翻盘的机会。
比如袁隗是马融的女婿,袁绍是袁隗的侄子也就是马融的徒孙,刘先主和袁绍之间可以论个师兄弟,所以刘先主去找袁绍混饭吃的时候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在现代社会的时候,阿备就对这个科普印象深刻。来到平行时空的东汉之后,他也努力践行这一准则,努力抱紧“马融——卢植”这个学术团体的大腿。
这一次从徐州东海郡到幽州玄菟郡,阿备原本可以直接从兖州泰山郡借道进入冀州,路程可以短很多。
但他却偏偏选择绕道而行,先去一趟青州北海国,再途径青州的齐、乐安郡最后再进入冀州。为的就是去卢植的师兄、马融的另一个著名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海内通儒郑玄那里刷刷存在感、拉拉关系。
反正刷存在感、拉关系这种事又花不了多少钱,至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但就是因为这点微不足道的时间、精力的付出,在以后的某个时刻能获得某个关键性的帮助,那可就赚大发了!
阿备等人策马赶到郑玄的老家,青州北海国高密县。结果到了地方之后,才发现郑玄并没在老家,家里的宅院都破败了许多。
几人正在犯愁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走上前来,主动打了招呼:“敢问,你们是在找郑康成郑公吗?”
来人是一个年约弱冠的青年,长得仪表堂堂,头上顶着小冠,腰间配着美玉,看上去十分儒雅。
“正是。”见来人似乎也是位读书人,而且好像还是个知情人,阿备没有隐瞒,直接和盘托出,“在下刘备,字玄德,师从涿郡卢子干。如今正要前往幽州玄菟郡,听说郑师叔在家乡治学,特来拜访。”
为了佐证自己话语的可信度,阿备还将早已准备好的名刺拿了出来。